周舟电影完整版

这是事先抄好的,原作者王雨辰。

音乐中的舞者——评《周舟的世界》

这部电影的开场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交响乐。伴随着这美妙的旋律,影片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不完美的人的完美世界。

胡一舟,一个普通人,不仅普通而且比普通人差很多。电影一开始,父亲带周舟去看医生,导演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这个智障男孩。导演花了十个月时间记录周舟的生活。类似的以特殊人群为主角的电影还有很多,比如《阿甘正传》、《雨人》、《马拉松》、《母亲》等,都是以故事片的形式表现,情节和叙事都很精彩。但用纪录片的方式去观察一个普通智障男孩的普通生活,却是首屈一指的。是什么吸引导演去拍这样的人?

周舟的生活简单而纯粹。每一天的生活都从乐团的排练室开始,他有固定的休息场所。他通常参观各种剧团。他在乐团里有固定的位置,背着破旧的书包,悄悄走到自己的位置。这一次,他拿着铅笔和白纸,开始自己画画。周舟画得非常仔细。导演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正在绘画的周舟。细致的镜头就像欣赏者的眼睛,仿佛在欣赏达芬奇的画作。整部影片中,导演基本都是用固定镜头或者长镜头,冷静地观察周舟的生活,没有打扰,只是默默的守在身边,没有任何修饰和过多的情绪,只是一个客观的反映。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周舟的气质已经融入了他的世界,而这一切并不仅仅止于他天赋异禀的音乐才华。

浪漫主义是周舟生活的基调。在管弦乐队的现场排练中,周舟因吃冰棍而患上了胃病。当他感到不舒服时,他立即开始了他的个人表演。偌大的演奏大厅里,周舟独自站在观众席中,仿佛只有他能欣赏音乐,双手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仿佛只有他能引领音乐。彩排没多久就开始正式演出了。周舟像其他人一样在后台打扮,指挥走上讲台。周舟来到侧幕前,音乐响起。导演在这里用平行蒙太奇手法呈现了两位指挥家。与此同时,指挥正在暗面幕布下进行他的第一场演出,而管弦乐队则在耀眼的舞台上带领着自己的乐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空中划过最后一道弧线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周舟微笑着,气喘吁吁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鞠躬,乐队指挥捧着鲜花。这让你感到孤独和渺小,但在他的世界里,只要音乐还在,他就不会孤独。导演用这种方式让观众看到了周舟心中的纯音乐圣地,没有功利的表演和虚假的呼应。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激情的音乐和华丽的弧线冲击着观众的心。

周舟身边不缺朋友,比如把他当儿子耐心教他背诵的戏班子长,耐心传授指挥经验的乐团指挥,为他奔走在舞台上的好朋友刁岩。这些人奠定了周舟未来生活的基础,他们也被周舟的善良、单纯和纯洁所吸引。虽然周舟很笨,但他从不给别人增加负担。他有自己的节操。比如解说员说“老兵周舟不吃白不吃,他的存在是一种和谐。”“周舟没什么文化,但他有一些修养。虽然他是一个对自己的行为不负法律责任的人,但他从来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他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父母也让周舟学会自立,不想让他给社会增加负担。父母的思念在周舟一直延续着,因为父母希望周舟将来能活得有尊严,而不是接受别人的施舍和怜悯。影片中,周舟很少回家吃饭,旁白说:“谁家孩子心疼,周舟不怎么在家吃饭,所以特意做了些好吃的。”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作为父母,周舟每天都在外面受到歧视和嘲笑。所以,周舟被要求去路边的抽水摊实习,因为生活的需要是最真实的。

周舟没事的时候,总是坐24路公交车去汉阳商场,在固定的店铺里表演走秀,晚上一个人在路边唱歌。他只坐24路公交车是因为从来不花钱,去汉阳商场还有免费午餐、游戏、奖品,但他只有这些,因为他是智障,所以觉得对不起他。要么是为了招揽生意,要么是为了找乐子。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人文关怀的理念不言而喻,但在我看来,导演不仅仅是呼吁人们去关注和尊重这些弱势人群,更是用那简单的镜头讽刺了现实中的一些人。人们通常为周舟感到难过,但我们真的不难过吗?我们的内心慢慢被肮脏的现实感染,我们不再像他那样纯洁,我们的思想也不再纯洁,我们在生活中本该有的梦想和坚持都被现实生活磨掉了。只有我们能付出的最基本的尊重和关心,却成了廉价的嘲讽,这难道不可悲吗?“和其他人一样,周舟远非完美。他有时会做一些有损形象的事情,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些人对他态度的反映。”周舟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人们在现实中的形态。“所有的生命都有尊严”是影片的核心。希望人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因为人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也许天才的一生注定是悲伤的,比如1900年的传奇,美丽人生,莫扎特等电影。影片中的主角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被世界理解。周舟的要求被断然拒绝,听音乐从不睡觉的周舟此刻闭上了眼睛,仿佛自然地拒绝了这所谓的音乐,陶醉在自己的音乐中。这也是他们不会沦落到人间的原因。他们有一颗宁静的心,站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艺术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