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新心理学
梅洛-庞蒂的讲座讲了三个问题:(1)传统心理学与新心理学(2)作为知觉对象的电影(3)哲学与电影,贯穿了他现象学哲学的核心。换句话说,梅洛-庞蒂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很好地阐述了现象学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三个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第一个问题,所谓“新”心理学,按照作者的理解是指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的整体性和关系性。知觉不是由智力建立的,不是由内省产生的,而是“置于客观世界中”,“与客观世界相处”,“存在于客观世界中”。这一点很重要,它消解了主客观的外在二元性,从“构型”、“关系”、“整体”的意义上把握。可以说,这是心理学研究进展中的现象学基础,有很多例子,如“图形与背景”、“立方体”、“相对运动”、“情绪认知”等。第二个问题是从上述感性理论的角度来理解电影艺术的特点。这部分是很多电影人解释的。电影是由影像、声音(对话)和音乐组成的感性整体。它不是在头脑中呈现观念、思想等所谓的东西,而是向人们呈现人物在客观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自然衍生出第三个问题,即哲学和电影是一致的结论,因为哲学家和电影人的存在方式是一样的。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对梅洛-庞蒂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的回应和解释。两篇文章,一篇是法国作家对一幅摄影作品的评论,另一篇是中学哲学老师对讲座的文本分析。
摄影作品的评价,题目是《从摄影到文字》,是法国摄影师伯纳德的作品吗?普罗索的一幅摄影作品《阿尔梅里亚,安达卢西亚》(上图)是坐在车里用傻瓜相机透过前窗拍摄的。这张照片模糊不清。一眼望去,一个人正在荒野中跳跃射击,身后还有一个人。网上没有关于摄影师及其作品的介绍。批评家在捕捉到的影像中看到了基调的连续性,时间的延长,以及众多不可调和的力量达成的和解,这大概就是存在的价值。文本分析长达一百页,像一个教案。经过分析,这篇一万字的讲稿越读越厚。具体可以自己翻翻书。
句子摘要
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