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有多少的漏洞?

古怪的军装,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革命军(也包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也包括中***掌握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军装(军常服)特点是:上衣为立领,军衔在领章上,军帽为直筒圆顶加围式,帽围两端靠两粒小钮扣结合在一起,冬季帽围可以放下,起到护脖、护耳的作用。1946年换装,军帽改为美式大沿帽,军常服改为猎装式样(军官系软腰带,而非很多影视剧中为硬武装带),军衔在肩章上(软肩袢,而非很多影视剧中为硬肩章),领花在领口处。《潜伏》全剧的时代背景90%在1946年后,但是剧中军装却仍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军装,非常滑稽!难道制片人认为制作或者租用抗战军服会更省钱?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

《潜伏》的字幕、台词、文件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处外,基本都使用公元纪年,而实际上自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和国成立这段历史时期,全国党政军民,均使用民国纪年,否则就是违宪。第19集,站长对李涯说:“(余则成)37年就入行了,是余乐醒的学生。”其实他应该这样说:“(余则成)民国26年就入行了,是余乐醒的学生。”《潜伏》仅有的几次使用民国纪年,也是稀里糊涂,时空错乱。第4集,汉奸穆连成对站长说:“民国35年,我有艘船沉在海上了,这上面可都是日本人的军火啊!我也算是抗日嘛。”民国35年,即公元1946年,此时日本已战败一年,哪来“运输日本军火”和“抗日”呢!谢若林请余则成吃饭时读一份文件,把陈秋平死亡时间说成“民国24年”,显然不对,延安派陈秋平执行任务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也就是“民国34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