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的人物事迹
1999年9月,于勇从阿坝地区公安机关调入成都海关缉私局,当时,轰动一时的厦门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案发,全国各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海关总署的部署,抽调警力组建“4?20”专案组进行侦破。成都海关缉私局接令后,研究决定指派于勇前往厦门参战。厦门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涉及多个党政部门,还有不少海关关员参与了走私,侦破此案是一场反走私的斗争,更是一场反腐败的斗争,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斗争。于勇深知此行任务重大,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他没有半点推托,毅然开赴侦破前线,尽管为此他不得不将婚期推迟。于勇在出色完成了专案数项侦破任务之后,才利用短暂的三天假期回蓉举行的。婚礼刚一结束,他就又告别了妻子,南下继续征战。这件事还曾经被改编成小品《新婚之夜》,送到海关总署参加演出。 于勇前后几次参加过专案,每次都克服了自身和家庭中的各种困难,从来没有因为家庭影响过工作。8?15专案组派他去汕头,当时他的妻子刚刚怀孕,正是妊娠反应最强烈的时候,母亲也在生病,但他什么都没说。后来他妻子生小孩,他也是在专案组,还是局里打了几次电话到总署,要求给他休假。他这才回来照顾妻子生产。由于长年在外侦办案件,饥饱不均、昼夜颠倒,生活极无规律,于勇患上了严重的胆结石和痔疮。但于勇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1999年底“4.20”专案中,一名逃犯逃窜到哈尔滨,接到消息后,于勇立即和同事们踏上追捕的路途,从炎热的海南一直追到冰天雪地的哈尔滨。连续蹲点守候三天三夜,终于将逃犯抓获。 2001年,于勇任“3?16”专案抓捕组组长,当时的抓捕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专案组初期又面临人手不够、装备不齐、工作量大的种种困难。于勇率领抓捕组全体干警排除畏难情绪,克服困难,按照上级要求,展开全方位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截至2002年底,于勇带领抓捕小组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为3?16专案审讯组、单证组等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了全案的顺利推进。2002年10月,成都海关缉私局成功破获“1.18”跨国走私毒品案是成都关区迄今破获的最大宗毒品走私案。该案成功告破后,得到海关总署盛光祖副署长的祝贺和表扬。2003年,于勇因在该案中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在前期侦查工作中,必须从有关通信资料和航班资料中整理归纳出准确有效的信息。要在成千上万杂乱无章的信件和票据资料中发现蛛丝马迹,谈何容易。但于勇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他充分发挥自己过去在地方公安技侦部门工作过的优势,从接到毒案线索起,就默默工作、一丝不苟,连续两个星期吃、住都在办公室,对各种资料进行耐心细致的整理分析,茶水越泡越浓,盒饭越吃越难吃,渐渐地毒犯们的种种意图和安排变得清晰起来,他终于理出了一幅毒犯们的电话联络图和分工活动图。为办案干警理清了思路,也为成功缴获毒品抓获毒犯打下基础。
2002年在侦办“8.15”专案时,于勇和他所在的侦破小组要对十几家可疑单位的公司、人员资产进行查控,调取、查证、核实这些涉案公司、人员在各大小银行全部相关的资料,弄清其资金流向,固定证据。这要求办案人员有相当水平的金融、会计知识,能熟悉有关的工作流程。面对这又一重的考验与挑战,于勇毫不畏惧,又拿出当初在“4?20”专案组时的劲头,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研读金融、会计书籍,向银行工作人员虚心求教,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练就了过硬的查账本领,圆满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