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深的社会评价
杨润深一贯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事业上抬头,待遇上低头”。早在50年代,他就主动为电影《白毛女》、《探亲》缴纳了近两万元的党费。在当时,两万元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作为市里的老干部,杨润深在生活中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他的住房条件可以说是职业作家中最差的,但他从来没有要求作协和有关部门解决他的住房问题。他说我的住房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住在这里,我觉得很安心。每次往返天津和坪山之间,他也坚持坐长途车,拒绝作协给他派车。前几年,杨润深的儿子儿媳都下岗了,孙女也生病了,加重了他的负担。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找过谁,并教育子女理解政府的难处,鼓励他们自己创业解决。
总结自己几十年的创作,杨润深感慨地说,文学离开了生活和现实就失去了根基,文学离开了人,人自然也会远离文学。作为党的文艺战士,只要头脑还清醒,身体还能动,我就不离开人民,不离开土地,用我的笔讴歌我们的时代,讴歌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个人工作
话剧:《燃灯人的相遇》、《一碗饭》、《柴庄穷人翻身》、《前夜》、《白毛女》(用扇子干活)、《探亲》、《村会计》等。小说:《风雨柿岭》、《九庄轶事》、《魔鬼的锁链》、《白毛女和她的儿孙》、《白求恩的女儿》、《人间天堂》、《杨润深小说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