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含油量较高的植物油料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对于含油量较高的植物油料通常采用压榨的工艺制油。
压榨法的原理是将油料经过预处理后,用机械传导的压力将油料中的油脂挤压出来,然后精炼制得成品。油料第一次压榨得到的油为一级压榨(或称初榨、头道压榨),一次压榨后形成的油饼仍会有5%左右的残油率,继续对油饼进行压榨得到的油为二级压榨。
一般来讲,一级压榨的油比二级压榨的油品质更好。压榨法适用于花生、菜籽、葵花籽、橄榄油等。直接压榨后的油称为毛油,为了得到安全和纯净的食用油,需要对毛油进行精炼,通常包括脱水、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等,以除去毛油中的固体杂质、游离脂肪酸、磷脂、胶质、蜡、色素、异味等。
压榨法的种类:
1、冷榨法:这种方法采用低温压榨工艺所生产的植物油,温度一般在60℃以下。冷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全程无高温。冷榨制油法属于物理方法,加压而不升温。同时,该工艺除了具有普通制油工艺一般的特征外,还能提高油脂品质,避免因高温加工而使油脂产生反式脂肪酸、油脂聚合体等物质,保留了油中的活性物质。
2、热榨法:这种方法是压榨前油料经过高温(120℃左右)处理,热榨后颜色红亮,油香浓郁,出油率高,但高温会使油中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类胡萝卜素等物质损失较多。产品包装或广告上常说的古法压榨、古法笨榨、老家土榨、传统压榨就是热榨,也叫熟榨。古时候的压榨设备和技术没那么先进,直接冷榨很难榨出来,一般都是高温加热后再进行压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压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冷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