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对原型的探寻
2010年6月,媒体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英雄之一王成还活着。
电影《英雄儿女》里说,“中国人民志愿军里,千千有千千万万个王成。”然而,在那场艰苦的战争中,只有一个士兵,他的事迹直接激励人们创造了“向我开枪”的经典情节。
1953年4月,陆军第23军第67师201团的一名步行者蒋庆泉和他的战友在朝鲜石仙洞北山被强大的敌人围困。无奈之下,他对着对讲机大喊“我的碉堡顶部开火!”
原型之一的蒋庆泉的故事被第23军战地日报记者路宏得知,并被写进时事通讯《固执的声音》。同年7月,23军73师217团的一名步行者于树昌也在战斗中呼叫炮火,与敌同归于尽。
根据未出版的《顽强的声音》,路宏以余叔昌为主角写了另一篇文章《向我开火》。
与路宏相熟的总政治部文化部编剧毛峰在创作电影《英雄儿女》时,用“向我开枪”的情节突出了原本是配角的王成,并根据另一位烈士杨根思的事迹,设计了王成手持炸药桶扑向敌人的英雄结局。
于树昌和杨根思确实牺牲了。然而,蒋庆泉,这个最初启发路宏写《向我开枪》的人,已经在辽西平原的农村默默地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2004年左右,崔永元的电影《传奇》邀请路宏等老同志讲述英雄儿女的幕后故事。路宏谈到了这位他从未谋面、下落不明的英雄。看完电视后,蒋庆泉的妻子、兄弟和同村的一个农民找到了他,问他这是不是蒋庆泉。蒋庆泉说,没有这回事。
蒋庆泉的儿子李江,被不甘心的妻子和哥哥问到,却始终没有听父亲讲过抗美援朝的经历。李江又去问蒋庆泉。沉默了很久,他说:“我没开枪不是我的错。”
蒋庆泉不让他的儿子谈论这件事。但2009年,他还是让儿子带自己去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