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讲堂016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

主持人:追求进步、学术倾听、世纪大讲堂问候您。一提现代化,我们就会首先 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现代化没有首先在中国兴起?这个问题相关的问题是什么呢?

“为什么欧洲最早地进入近代社会”,正是今天的讲题,讲题的主讲人就是北京大学

的教授朱孝远。好,有请朱教授上场。请坐。在咱们坐定以后首先拉拉家常话,听说

您是海宁人? 朱孝远:是啊。

主持人:海宁是一个净出一个大智慧的、大师的地方。 朱孝远:出了很多大师,不包括我。

主持人:为什么首先把您摘出去了呢?您今年多少岁? 朱孝远:我,47岁了。 主持人:觉得岁月太晚了是吗? 朱孝远:对,时不我待。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认识的那些大师是谁? 朱孝远:金庸。

主持人:您认识金庸。好象王国维也是海宁人。 朱孝远:对呀,还有徐志摩。

主持人:您不想跟他们站在一起?将来我们写历史的时候把您也写进去。 朱孝远:我帮他们写历史,我是学历史的,我帮他们写历史。 主持人:好。咱们王国维先生47岁的时候好象已经自杀了吧? 朱孝远:听说过这个事。

主持人:咱们捋一下您的履历。您最早上大学是哪年。

朱孝远:我是77级上大学,应该是82年毕业吧。 主持人:77级,应该是82毕业吧。 朱孝远:对,82年毕业的。

主持人:好,从什么地方考到什么地方? 朱孝远:从上海考到上海。 主持人:那您不是海宁人吗?

朱孝远:海宁人,但是我在上海长大。所以我就进入到上海师范大学念书。 主持人:念什么呢?

朱孝远:念历史。念音乐,念外语。

主持人:有这么一个系,既能念英语,又能念历史,还念音乐吗?

朱孝远:是啊,因为那个时候比较奇怪,什么都可以。

主持人:是这样啊。您念音乐是念什么?是学声乐还是学作曲?

朱孝远:我就是特别喜欢音乐,当时入迷了。 主持人:哪些音乐让您入迷? 朱孝远:什么音乐都入迷。

主持人:77年的时候,所有的音乐好象都是革命音乐。

朱孝远:因为那个时代,对啊,音乐带给了美的感觉,因为没有美就没有革命。

主持人:革命是美的。 朱孝远:对,当然。

主持人:82年毕业了,毕业以后怎么办? 朱孝远:教书啊。 主持人:留校教书是吗? 朱孝远人:教什么?三个都教? 朱孝远:没有,教历史。

主持人:然后呢?教到什么时候?

朱孝远:教了几年以后,我就觉得,教大学不行,刚大学毕业就教大学生,误人 子弟。

主持人:那您怎么办? 朱孝远:读书啊。 主持人:怎么读书啊?

朱孝远:读书嘛,到处读,所以走了好多学校,一直去读书。

主持人:我突然想起来了,我在网上查您的信息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女生,这位女生是北大的一个女孩子,我现在已经忘记她的名字了,她写的叫“大一印象”,这个大一印象,第一句话就说朱教授讲演的时候是非常吝啬自己的语言的,多一个字儿不说。 朱孝远:没这回事吧。

主持人:这就是这个节目一开场以后,我一直磕磕绊绊的原因,我以为你会像其他的教授一样,我一个问题问出去,你会一连串地说出一大堆问题,结果经常我问完 以后,您的回答比我的问题还短。这个干脆不回答我了。好,读书是

:对啊。

主持

有好几种方法,一种是躺在家里自己自修,还有一种方法留学,还有一种方法就本学校上研究生。 朱孝远:对。 主持人:您怎么办?

朱孝远:我过去读书是读四个小时就是读四个小时,现在读四个小时,就两个小时读书,两个小时想一想。

主持人:我还是没有明白您读书的方式是什么?是自己用两个小时读书呢?还是花两个小时时间跟您的导师说话?

朱孝远:不是,主要是自己的思想的流动。要把脑子里的思想给流动起来。大部 分人的脑子的思想经常不流动。 主持人:就像我这样。

朱孝远:没有,你流动,你太流动了。就是我自己经常不流动。

主持人:那流动到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思想已经流动到了一个光辉的点,然后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朱孝远:对,流动到一种临界状态。 主持人:那是公元哪一年?

朱孝远:因为历史这个事情,实际上很难说时间的。我们实际上是在三维时间、空间中生存,同时想到古代、现在、将来,所以人经常有一种撕裂感。 主持人:有一种什么感? 朱孝远:撕裂感。 主持人:失恋感?

朱孝远:不是失恋,是撕裂感。

主持人:撕裂感。你瞧我怎么这么庸俗啊。

朱孝远:没有,你这也对的,因为你这……,实际上是历史学的一个新的定义,就是时空坐标中生命的关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失恋和撕裂差不多。 主持人:好,92年来了北大以后,好象您是带博士生? 朱孝远:对。

主持人:带博士生,还是带欧洲中古史? 朱孝远:对。

主持人:欧洲中古史什么意思啊?是不是我们知道的那个黑暗的岁月,中世纪?

朱孝远:因为欧洲中世纪,实际上这个说法很难说,因为中国和西方不一样,我们的中世纪是到1640年为止,这么来算的。

主持人:最近有一种说法说我们的中世纪是从1966年到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