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庆元年间有个叫王隐君的在朝廷做官吗
宋朝庆元年间确有王隐君其人,但有关宋朝庆元年间历史记载,朝廷官员中并无名为王隐君的。
2015年12月,四川雅安蒙顶山发现一座古墓。在墓室壁上,还发现嵌入的一块石碑。其碑名为《王隐君墓铭》,上面记载有“庆元元年”、“雅州名山县长乐乡”等信息。据此推断,古墓的主人是庆元年间的王隐君。
但墓室主人身份是什么,是官员,是郎中,还是茶农,对其身份考古学家尚没有完整的证据支撑。由于墓内出土了一件形似铁剪的器皿,有人称其为“药剪”,因此一种观点是王隐君身份为一名郎中。但也有人认为那件形似铁剪的器皿,很像茶农家里用的剪刀,而且蒙顶山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另一种观点据此认为王隐君身份为一名茶农。
宋高宗时期的德阳诗人李流谦曾留有诗词《挽王隐君》 。不过,李流谦时据官位等级只是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将仕郎是文官二十九阶中最低的一阶,且仅为县尉,是位在县令或县长之下主管治安的最底层官吏。从其接触的阶层看,王隐君不可能是很高的上层人士。在《挽王隐君》诗词中,“仁田义锄德其种,晚岁坐看苗幪幪”,“竟不一官止韦布,大泽深丘老梁栋”。韦布,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装,借指寒素之士。可见,王隐君乃一平民之身。但诗词中提及“乃知先生一世士,学如荀扬文屈宋”,说明李流谦眼中的王隐君有一定文采,视其为当世文士,但竟不一官止韦布,只是怀才不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