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里的璇玑为何不直说誉王身世而留密信?

自梅长苏进金陵后,朝局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逆转,拔六部,除谢玉,废太子,最后誉王也走上谋逆这一步,靖王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而激化誉王谋反的关键是秦般若给了他一封璇玑公主留下的信,信里的内容彻底压倒誉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里就有了一个疑惑:当年璇玑公主为何不直接将誉王的身世告诉她的死忠秦般若和夏江呢?为什么要选择留下一封密信这样的方式告知真相呢?

初看《琅琊榜》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方面,也不会想那么仔细。不过现在结合这几位的身份与人生走向,仔细一想璇玑公主不直接将誉王的身份告诉秦般若和夏江,其实是正确的而且非常明智的决定。

先以观众的上帝视角回忆一下,这几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璇玑公主是何人?

滑族的公主,玲珑公主的妹妹,也是秦般若的师傅,与夏江是红颜知己的关系。

誉王的身份到底是如何呢?

萧景桓,誉王,三十二岁,梁帝之子,太子的最大对手。誉王的亲生母亲是滑族的玲珑公主,举族来降后委身于梁帝,但梁帝对她的身份秘而不宣,只册封祥嫔,居于行宫,生下誉王,其他后妃对她知之甚少(嫔位份较低,静妃之前也是静嫔。没有特别留意的价值)。

后滑族叛变,玲珑公主只身逃离梁国回归部族,不久死于赤焰军平叛。她与梁帝的孩子即誉王被不知真相的言皇后收为养子,后用于制衡权力的棋子。

璇玑公主与夏江虽是红颜知己,却并不盲目信任夏江

璇玑公主因滑族灭国,而被发配于掖幽庭,随后迎来了生命中的转折点,遇到了夏江夫妇。被夏江夫人所救,并待璇玑如姐妹一般,璇玑却和夏江做出苟且之事,两人也并非情谊之合,而是利益之合。璇玑公主看中了夏江悬镜司利用价值,夏江看到了璇玑公主过人的智谋和滑族遗留势力组成的红袖招情报间谍机构,故而狼狈为奸。

祁王萧景禹奏请裁掉悬镜司,遣散悬镜司特务人员,让夏江和悬镜司全体感到了生存的威胁。赤焰军主帅林燮与萧景禹同气连枝,除掉林燮与赤焰军等于去掉祁王左臂右膀,使祁王不再顾及悬镜司,也使悬镜司得以存活。而且当初平叛滑族乱军的就是赤焰军,而一同与玲珑公主辅佐梁帝上位的也是赤焰军,所以夏江与璇玑公主有着***同目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因而对于夏江这种人来说,若是知道了誉王的身世,必定会利用誉王身份做出更多对自己有利之事。

再者剧中虽然夏江不知誉王身世,可是他与秦般若相识,也知道秦般若辅佐誉王却未曾帮助过这两人,只是一味地避开党争,只维护自己悬镜司的利益。最后得知誉王身份时,也只是想要让誉王逼宫成功为了让自己能死里逃生。

可见夏江狡猾,并不值得信任,璇玑公主早就看出来了,所以未告知夏江誉王身世是必然。

秦般若立志于滑族复国,却没有治世之才,容易好心办坏事

秦般若虽然不是璇玑公主徒弟中最有才华计谋的,但是秦般若一直对滑族复国之事极其努力,忠于滑族。在璇玑公主离世多年之后,秦般若仍然在为滑族效力。虽然她知道滑族复国无望,她却固执地想要通过扰乱大梁党争来完成这一个不可能的愿望。

起初梅长苏没来之前,誉王也在秦般若的辅助之下,只是勉强与太子党一争上下,并没有能力去撕开扳倒太子一脉的口子。在梅长苏到来之后,太子一脉才不断被重击。

而且在最后她告诉誉王身世的时候,誉王说早已经知道了秦般若帮助自己争夺储君一位,是为了能够想办法去为滑族复国。但是誉王一直都掩饰得很好,秦般若都没有发现。

之后在对付谢玉时,宫羽姑娘假装行刺失败,然后借助此事来通过秦般若劝说誉王解决掉谢玉,然而梅长苏的这个计谋秦般若却一直都没有看出来,白白被梅长苏利用了。

从这两件事都是可以看出来秦般若能力有限,很多时候其实有心无力,空有一腔复国热情。

反之,假如告知秦般若誉王的真实身份,那她一定想着帮助誉王直接夺帝位,而不是通过辅助誉王夺嫡来实现复国。誉王既然能发现她是滑族之人以及所谋之事,一定也会有更多人能够发现。

目的不纯,能力有限,加之梁帝一定会拼命隐瞒誉王真实身份的事,直接除去梁帝扶誉王登上帝位是不可能成功的,反而会害死誉王,还不如让她迂回战术。

基于上面对两个人的分析,璇玑公主就想到了留一封密信的方法,并且交代要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打开,也就是剧中誉王觉得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时候。

果然在他夺嫡受阻,举步维艰时打开信看到所有真相,揭露梁帝当年丑恶的嘴脸,决定彻底与梁帝翻脸,采用与梁帝一样兵变的方法夺位。璇玑公主果然智谋超群,不是秦般若能比的,单凭她在世时的这一番思虑就能知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