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希区柯克电影中最难忘的美人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代表作:《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 (1945)

《美人计》Notorious (1946)

《历劫佳人》Under Capricorn (1949)

她说他:“我知道希区喜欢和我合作,我能感觉得出,我对他也有着相同的想法。有些演员说他是并非善于指导演员的那种导演,那肯定是他们自己出了问题。他十分具有同情心,从不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到厌烦,他总是耐心倾听,他是个我可以倾诉一切人。”

大名鼎鼎的英格丽-褒曼之所以对希区评价如此之高,是因为希区对她完全是“区别对待”。尽管没有充足证据表明希区的内心早对褒曼的身体吹响了冲锋号,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合作,以及电影最后呈现的惊人效果,都印证了希区对褒曼的严重偏爱。在《爱德华大夫》拍摄过程中,希区故意放弃了拍女明星惯用的低亮度照明法,而是用强光把褒曼的脸蛋清晰地放到银幕中央,他的解释是:“褒曼完全不需要灯光的帮助(掩盖)”。

在《美人计》里,希区又第一次邀请了超级服装设计师伊迪丝-海德为褒曼设计服装,电影中褒曼握着钥匙与克劳德-瑞恩斯拥抱时穿的那件大露背,至今是褒曼粉丝的最爱。尽管三年之后的《历劫佳人》逐渐褪去了希区与褒曼特有的火花,但两人的友谊并未随着乱七八糟的谣言产生丝毫破坏,希区曾不止一次地品味褒曼的味道:“她热情、善良,十分年轻,有一种清新的气质。她比我更有自信,这一点也不奇怪。她很漂亮,真人比在银幕上更加漂亮!在我感到自己被忽视的时候,她一直给我很多的鼓励……”

金-诺瓦克 Kim Novak

代表作:《迷魂记》Vertigo (1958)

她说他:“有一次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我这个角色的动机问了希区一个问题,他严肃地看着我说:‘金,我们不要在这些问题上挖得太深,这只是一部电影!’”

金-诺瓦克原本只是希区心目中的第二人选,临开拍时因为薇拉-迈尔斯怀孕而含恨放弃。不过,金-诺瓦克一人分饰玛德琳和朱迪两个角色,并不显得吃力,他与詹姆斯-斯图尔特的混搭效果也丝毫不逊色于《后窗》里的格蕾斯。

尽管当时部分观众并没弄清《迷魂记》的故事核心究竟是什么,但男性观众都无一不被诺瓦克的性感装扮所迷倒——除了伊迪丝-海德为她设计的白色大衣外,朱迪松散的头发和玛德琳的旋涡型秀发都让希区在片场里浮想联翩,最明显的证据是——直到《迷魂记》杀青之后,希区还耿耿于怀:“我更希望当初能把斯图尔特脱她衣服的画面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不是拍出来的,而是用更加清楚的内衣画面来表现——这儿晾着一副胸罩,那儿晒着一条裤头,不过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诺瓦克演艺事业最辉煌的顶峰是《迷魂记》带来的,这个曾被视为胸大无脑的女人,总算被公认为最经典的“希区柯克女郎”之一。

格雷丝-凯丽 Grace Kelly

代表作:《电话谋杀案》Dial M for Murder (1954)

《后窗》Rear Window (1954)

《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

这个未来的摩纳哥王妃有着精致到无敌的面容,每一缕卷发都不自觉地刮擦着老希的心——他深知自己迷恋她,所以穷凶极恶地用彩色胶片堆砌她的特写,即便是《电话qs案》那个快被勒死的女人,也要刻意延长她的窒息瞬间;他确信自己得不到她,所以挖空心思让《后窗》里的窥私狂变成一个手无搏鸡之力的残腿男,以疗救心理上无法规避的欲求落差。

蒂琵-海德伦 Tippi Hedren

代表作:《群鸟》The Birds (1963)

《艳贼》Marnie (1964)

她说他:“这是一段我不愿再想起的痛苦经历,我为希区柯克先生感到遗憾。”

身材高挑、皓齿殷唇的海德伦,几乎成了希区心目中“后格蕾丝-凯丽时代的替代解药”,然而这颗解药对双方来说都成了毒药。海德伦60年代初并不为人所知,然而希区柯克的“慧眼”却把她看了个真真切切——他在一个广告中看中了她,并让她出演了风靡一时的灾难片《群鸟》。《群鸟》是一部特技惊人的高成本电影,海德伦瘦削的面庞和蓝色的眼睛让人觉得格外清新。然而,她的演技非常平庸。《群鸟》的成功使海德伦名气大增,第二年又出演了《艳贼》,与“007”肖恩-康纳利演起了对手戏。这是一部描述心理障碍的影片,海德伦饰演的是一位冷酷无情、带有神经质、又对男人充满憎恨的女子,藉着偷窃行为所带来的刺激,掩饰内心对性的挫折感。该片在影评人看来乏善可陈:落伍的拍摄手法、冗长的演员对白,再加上海德伦的平庸表现,导致票房不佳。

事实上,电影的幕后事端远比电影更精彩——传说希区曾直接向海德伦提出性要求,还送给她6岁的女儿梅兰妮-格里菲斯(后来成为大明星)玩具娃娃。但冰冷的海德伦拒绝了希区,电影拍摄后期两人关系陷入僵局,几乎没有任何有效性的对话。至于希区与海德伦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糟糕的事,从梅兰妮长大后对希区的评价可见一斑——“他是个不要脸的混帐东西,你可以讲这话是我说的!”

马琳-奥哈拉 Maureen O'Hara

代表作:《牙买加客栈》Jamaica Inn (1939)

她说他:“希区对这部电影和我都毫无兴趣,也许是我当时太年轻了。”

现年89岁的爱尔兰女演员马琳-奥哈拉,曾是好莱坞40年代的一线女星,主演过奥斯卡最佳影片《青山翠谷》,就大众审美角度而言,奥哈拉可能是希区柯克前15年拍片史上,使用的最漂亮的女演员,其奔放绝俗的气质后来迷倒了好莱坞。奈何接拍《牙买加客栈》却不是一次愉快经历——1939年,希区正处于从英国转战美国的临界点,个人创作热情并不高涨,这部电影的拍摄几乎是希区在应付电影公司的差使。奥哈拉当年绝非看在希区的面子上接演该片,而是由于此片男主角——奥斯卡影帝查尔斯-劳顿的竭力敦促使然。在《牙买加客栈》中,奥哈拉扮演了一个周旋于卧底警察与海盗破坏分子之间的女人,在表演上并无突出光彩。至今,奥哈拉仍不觉得自己从《牙买加客栈》里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特别难忘的回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的名字会被名目繁多的希区柯克传记书无数次提起。

琼-芳登 Joan Fontaine

代表作:《蝴蝶梦》Rebecca (1940)

《深闺疑云》Suspicion (1941)

她说他:“我起初觉得希区柯克为人相当冷淡,不过熟悉了之后就不这样了,我很害羞。在拍摄现场,他会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说他们的坏话,因此我觉得他一定也这么说过我。”

《蝴蝶梦》至今仍不被视为典型的希区柯克电影,因为作为其闯入好莱坞的第一部戏,电影大部分导向性的决定都出自制片人大卫-谢尔兹尼克,因此希区的郁闷可想而知。至于琼-芳登,这个女演员的确定也颇费周折,毕竟男主角的来头太大——劳伦斯-奥立弗曾坚决要求希区邀请自己的爱人费雯丽来扮演女主角。芳登当时的知名度不高,对自己很不自信,她既不敢与希区过度搭讪,又时刻怀疑奥立弗看不起她,使得整个拍摄过程对她来说更像噩梦。

好在,当时自称瘦到死的芳登,最终成就了《蝴蝶梦》的经典地位,她也因此成为与姐姐奥丽维亚-德-哈维兰旗鼓相当的女星。显然,希区是在《蝴蝶梦》之后爱上了芳登,在拍摄《深闺疑云》时,再度想到了那个“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自信”的芳登。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深闺疑云》是部虎头蛇尾、匠气浓厚的悬疑片,但芳登必须一辈子感激希区——是该片让她成为了唯一一位凭希区电影摘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人,同时,她也抢先姐姐一步拿到了小金人,在很大程度上出了一口恶气。

珍妮特-李 Janet Leigh

代表作:《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

她说他:“他是一个顽童、爱恶作剧的精灵、一个天才,希区说,‘观众看到你就会想到《精神病患者》,这对那部新片或是对你的新角色来说都是件不公平的事。”

珍妮特-李是希区一早就确定的人选,在珍妮特-李接下剧本时,希区甚至承诺可以为她增加戏份,已达到“女主角中途突然死去所带来的强烈震撼。”珍妮特-李一辈子演过的戏,也不及在它在《精神病患者》中淋浴时被杀的45秒钟。影片完成之后,由于珍妮特的形象过于深入人心,希区不再邀请她出演女主角。希区夫妇与珍妮特夫妇的私交甚笃,常在一起看戏喝茶。珍妮特之后的事业相对平庸,最大贡献是生了个女儿杰米-李-科蒂斯——没错,就是《真实的谎言》女主角

卡洛尔-伦巴德 Carole Lombard

代表作:《谍网情鸳》 Mr. & Mrs. Smith (1941)

她说他:“希区柯克是个带有孩子气的人,许多人都很难发现这点。”

希区曾说,他一辈子只有两次是因为一个美丽女人的强烈要求要拍电影,一次是十几年后英格丽-褒曼的《历劫佳人》,另一次便是卡洛尔-伦巴德的《谍网情鸳》。当然,与前者不同的是,希区对伦巴德并无非分之想,因为伦巴德当时已与30年代的电影皇帝克拉克-盖博成婚。希区同时也非常感激克拉克夫妇,因为在他买房之前的过渡期内,他租借过克拉克夫妇的房子。伦巴德在看过《蝴蝶梦》后十分倾慕希区的才华,要求与之拍片。尽管《谍网情鸳》的口碑与票房均相当平庸,但希区对伦巴德女士的评价极高:“我很喜欢她,因为她爱说荤笑话,说起话来用的词语都是男人常用的那些,我之前从没听到过女人这么讲话的,她个性很强,在我看来是超过盖博的。”然而不幸的是,红颜命薄的伦巴德后来在二战募捐活动中因飞机失事而香消玉陨,悲痛欲绝的除了盖博之外,还有神情黯淡的希区。

伊娃-玛丽-圣 Eva Marie Saint

代表作:《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

她说他:“人人都相处得很愉快,我们中间没有爱甩大牌的人,希区柯克当然也不会这样。最后的追逐戏里,我的披肩被树枝挂住那纯属意外,但我坚持演了下去。”

在今年2月的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为最佳女配角颁奖的五人中,站在左边第一位的白衣老太婆就是亲爱的伊娃-玛丽-圣——是的,她还活着。1954年,她因《码头风云》而摘取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成为当时的实力红星,1958年希区邀请她出演《西北偏北》时,她已算是个大牌明星。在本片中,伊娃扮演的多重身份的坎度小姐,带着一种罕见的病怏怏的美感,她与加里-格兰特第一次在列车里相遇时,满头金发和白皙的脸蛋十分惊艳,最后总统山一场动作戏也表现得极为优秀。不过,伊娃与希区的关系却并不友好,在片场,伊娃因为站在一边喝咖啡而惹怒希区:“我不希望我女主角穿着一套3500美元的漂亮外衣,喝得却是泡沫塑料杯里的咖啡。”并让伊娃换一套瓷杯。据说后来伊娃因心情不佳而耍起大牌,迫使希区在动作戏中让她吃尽苦头——显然,伊娃在台面上对希区的肯定都是虚的。

玛德琳-卡罗尔 Madeleine Carroll

代表作:《三十九级台阶》The 39 Steps (1935)

《秘密间谍》 Secret Agent (1936)

她说他:“希区是一个傲慢却不自大的导演,对女人说话的语气很具吸引力。”

玛德琳-卡罗尔参演希区柯克电影,堪称一大著名现象的里程碑——希区偏爱金发冷艳美女的嗜好,从《三十九级台阶》开始正式确立。更奇怪的是,这项偏好居然是希区的爱人阿尔玛促成的——希区原先根本不打算让卡罗尔扮演这个角色,因为他认为此女之前的角色都过于冷峻,毫无幽默感,但卡罗尔最终的表现却让希区刮目相看:“她的喜剧细胞很浓厚。”自从在《三十九级台阶》里与一个帅男拴在同一副手铐、在《秘密间谍》中扮演了一个职业杀手的冒牌老婆后,卡罗尔的人气爆增,1938年,她以250000美元的天价,成为当时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女明星,希区看在眼里笑在心里,毕竟,这是他第一次造星成功。不过,卡罗尔的人际关系比较糟糕,据《秘密间谍》另一大牌主演约翰-吉尔古德回忆,卡罗尔是个两面派,在希区面前笑得灿烂无比,但转过脸去就变成另一副模样,很少有人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