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女孩做寿衣模特,特殊职业遭人议论,后来怎样了?
一名叫做任赛男的95后河南姑娘引起了网友热议,她的职业十分特殊,是一名寿衣模特,有的时候也会设计一些寿衣款式。
刚做这行时,有的朋友因为忌讳远离了她,妈妈也劝她离职,认为小女孩做这种事情不好,她一开始也有点害怕,不敢试穿。但了解到这个行业后,内心的顾虑就打消了,用心帮助每一个有需求的人在生命终点选到称心如意的衣服。认为能够帮助逝者在生命最后走得体面,就是值得的。
曾经有个29岁的女孩身患癌症,时日无多,女孩的父母找到了她,希望可以找一款适合年轻人的寿衣,任赛男给她们推荐了一个汉服款式的寿衣。几天后,老夫妇将女儿在医院走廊穿着寿衣的照片发给了她,表达了感谢之情,让她十分感动。她希望大家能够以正常的眼光看待这个职业,不要将她当作瘟神。
对死亡的排斥和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潜意识。和死亡有关的一切,都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人望而生畏,避之犹恐不及,寿衣和死亡直接挂钩,部分人会害怕其实也正常。但我们得知道,死亡是无法避免的,既然如此,为何不以更加理性和坦然的方式来看待死亡呢?体面地离开,和有尊严地活着,都非常重要。
阿拉斯加大学的校长夫人简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女性,她和丈夫一起努力,把名不见经传的奥克兰大学打造成了知名院校。在她91岁那年,被告知生命最多还剩6个月,还有可能瘫痪无法自理。她没有就此伤心,而是开始策划自己的死亡方式,把所有的子女叫了回来,和丈夫和孩子们一起在海边举行了道别仪式,之后开始了绝食计划,安然睡去,毫无留念。
东西方对于死亡和葬礼的态度是全然不同的。国内一些小孩子不小心说出了和死亡有关的词汇,大人会吐口水呸三声,好像说了这些话,就真的会发生什么异样。在葬礼上,哭泣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孝顺。而在西方,人们在葬礼上喝红酒,开玩笑,回顾死者的一生,是更为常见的形式。
面对亲人的离开,悲伤确实无法避免,庄严肃穆的场景,也能够体现出对逝者的尊重。但逃避死亡,并没有现实意义。不进行死亡教育,反而可能会导致一些悲剧后果。有的人好奇死亡是什么滋味,尝试自杀,有的是太轻视死亡,遇到挫折时就想到放弃。
《爸爸去哪儿》中,夏克立对女儿的死亡教育就很值得人们借鉴,女儿问他,狗狗去了哪儿,他没有回避,而是告诉她,狗狗年龄大了,去世了,有一天,爸爸也会离开,人到了一定年龄后会去天堂,那里很漂亮,人们会回到自己最开心的年纪。女儿听了欣慰,慢慢地接受了狗狗不在了的事实。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述死亡,孩子才能学会尊重和正视死亡。
史诗巨匠J.R.R.托尔金在他的著作《精灵宝钻》、《指环王》系列中,给了人类和精灵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精灵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死亡,他们和世界绑定在了一起,人类的生命却十分脆弱而短暂,会生病死去,会老死,死亡是造物主伊露维塔给人类最好的礼物。因为有了死亡的存在,人类才拥有了更多的动力,因为想要在短暂的生命里去体会更多,才会不断地前进,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而精灵们在永恒的岁月里,变得忧郁、悲伤。
死亡教育并不可怕,关于珍惜生命这件事,死亡其实才是最好的老师。明白了死亡的意义,才能够明白活着的可贵,才能够积极地筹备美好的人生,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世界中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