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主题的古诗词
中秋节主题的古诗词如下:
一、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
赏析:“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是唐代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中的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色。
诗人用“水路疑霜雪”来形容月光照在水面上的景象,犹如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霜。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月光的皎洁,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清冷的氛围。而“林栖见羽毛”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栖息于林间的鸟类身上。
在最后两行诗句中,“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夜的感受。月光照耀下,诗人看到了那轮明亮的月亮,似乎上面的一切都清晰可见。这种极度的清晰和明亮让诗人产生了数清秋天兔子毛发的冲动,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明亮程度。
二、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赏析: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描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场景。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诗人用美丽的比喻来形容桂花。他将桂花比作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这个场景带给人一种空灵、纯净的感觉。而“露华新”一词,则描绘了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更加增添了桂花的娇美。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诗人用“至今不会天中事”来指代人们对天上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接着用“应是嫦娥掷与人”来表达他猜想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这种想象不仅使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桂花的美好感受。
三、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赏析:首句“目穷淮海满如银”,通过“目穷”和“满如银”两个形象的描绘,将淮海海水的景色与银子般的光泽联系起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月夜下淮海海水的美丽和银色的光芒。
接着,“万道虹光育蚌珍”,运用了民间传说的元素。“万道虹光”这个形象用来指代月圆之时的美景,而“育蚌珍”则是引用了关于珍珠的传说,表明只有在月圆之夜,蚌才能孕育出珍贵的珍珠。
第三句“天上若无修月户”,再次引用了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在这里,“修月户”的形象被用来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修治过程,同时也间接地表达出人们对月亮的敬仰和崇拜。
最后一句“桂枝撑损向西轮”,巧妙地运用了“桂树枝”的形象来比喻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和桂树是紧密相连的,经常被用来比喻和象征。此句通过“撑损”这个形象的描绘,表达出月亮的圆满和丰盈,同时也表达出对月亮的深深的赞美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