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宁潮独特的观点
钱江观潮始于唐,盛于宋,海宁观潮自明清以来也有400多年历史。古之观潮以杭州江干三郎庙一带为最盛,宋代以后,由于河道的变迁,观潮最佳点逐渐东移至海宁境内。海宁潮以其潮高、多变、汹猛、惊险而饮誉海内外,海宁潮一日二次,昼夜间隔12小时,一年有150多个观潮佳日。自明清以来,海宁民间一直都有农历八月十八观潮的传统习俗,这一日,游客云集,热闹非凡,海塘上更是出现“江潮人潮两相涌”的壮观;现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期间都举办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自2000年9月16日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联合直播钱江涌潮后,海宁观潮更是名声大振,“天下奇观”海宁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
编辑本段景区概况
海宁潮也称“钱塘潮”、“钱江潮”、“浙江潮”,以每年农历八 海宁潮图2
月十八在海宁盐官所见者为最著。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潮位最高达9米多,江潮的形成主要是天体引力及地球自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所致。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天体引力特别强,易形成大潮。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前宽后窄(入海口最宽处100公里,而至海宁盐官仅3公里左右),加上江口有巨大的平浅沙滩。潮水拥至此处江槽骤缩,江底迅速抬高,流速加大,能量高度集中。同时,受到江口拦门沙坎的阻拦,波涛后推前阻,当与前面返头潮相撞时,遂成“万叠云继起,千寻练不收”之势。
编辑本段景区形成
海宁潮雄奇壮观,这是由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和杭州湾特殊的喇叭口地 海宁潮图3
形所形成的。当月球面向地球时,月球产生的引力使海水抬起,形成涌潮,当月球背向地球时,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大于吸引力,而使海水再次外鼓,再加上太阳的吸引力,就形成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的大潮日。又由于潮水与河流的摩擦作用,一般最大涌潮日要推迟二至三天,所以初三、十八日的潮水最大。另外,当潮波能量越来越大,到海宁时,就形成特有的涌潮现象景区历史 钱江观潮始于唐,盛于宋。海宁的观潮盛于明朝,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并以盐官宝塔一 盐官宝塔
线潮著称。这些年,随着围垦海涂和钱塘江流沙的淤积。 唐宋时,杭州潮势最为壮观。清乾隆中期后,江道稳定在北大门,江潮扑北,盐官就成为得天独厚的观潮胜地。 今古奇观的钱江潮,先秦汉晋时就已扬名四方,庄子、枚乘、顾恺之等对江潮有过生动描述。唐宋时李白、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范仲淹、苏轼、辛弃疾等都为钱江潮写下了优美的诗章。明代冯梦龙在《三言》中,将“钱塘江潮”列为“天下四绝”之一。近代人咏述观潮的诗文更是不胜枚举,如康有为在诗中写道:“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一代诗僧苏曼殊东渡扶桑后,也曾发出“何时归看浙江潮”的感叹。 观潮之风始于唐代,南宋之后更盛,其时还有检阅水军的活动。据唐《元和郡县志》载:“每于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观。舟人渔子沂涛触浪,谓之弄潮。”海宁一带还以八月十八为潮神诞辰,相传伍子肯、文种为国尽忠反遭冤害,死后***为潮神。清代以来,盐官观潮兴盛不衰,清乾隆帝曾多次来此观潮赋诗。盐官春熙门外镇海塔旁原有大观亭,每至八月十八,地方官吏备三牲香烛 宋庆龄
于此设祭,谓“祭潮”。 民国5年(1916)农历八月十八,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及蒋介石等人专程至盐官观潮,并挥毫题辞“猛进如潮”。1954年春、1957年9月11日(八月十八)毛泽东两次前往盐官七里庙观潮并题诗。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莅临盐官观看八月潮。 海宁潮 1969年,海宁县政府拨款在东自小普陀,西至原镇海门(俗称南门)以南一带的海塘上,筑长500余米、宽3米的观潮石阶。1982一1983年,在镇海塔西侧新建两座观潮台,可容千余人观潮。 每值中秋前后,都有以十万人计的游客聚集盐官,人潮与海潮齐涌。旅游部门推出“一潮三看”特色旅游,先于盐官以东8公里的丁桥观赏东、南两股潮头相撞,掀起万座冰山的壮观景象;再至盐官看银涛滚滚、齐头并进的“海宁宝塔一线潮”,占鳌塔、中山亭、天风海涛亭等处都是观赏此景的最佳地点;最后,赶至盐官以西11公里的老盐仓江中丁字坝观赏著名的“返头潮”。当潮头猛撞大坝,窜上十八层石阶的塘顶时,怒涛惊竖,碎作泼天骤雨。这三个观潮佳点,自东而西在20公里的地段内一线拉开,只要掌握潮头速度(每小时约25公里),就可以驾驭观潮时机。此外,夜晚月下观潮,潮势与白天相同,而景色迥异,也饶有情趣。 八堡“碰头潮”,双龙相扑,天崩地裂;盐官“一线潮”白练横江,涛山喷雪;老盐仓“回头潮”蛟龙脱锁,怒吼回首;而观赏半夜潮更是月影银涛,十万奇军。一潮三看赏四景,令人荡气回肠。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流传千年的传统观潮节。每年此日,海内外数十万宾客云集观潮胜地海宁观。 除盐官为第一观潮胜地外,盐官东十公里外的大缺口以及盐官西十一公司的老盐仓也成为观潮热点,只要掌握好涌潮速度(约每小时25公里),那么驱车追潮,一潮三看,定能大饱眼福。
编辑本段景区景观
民间传说
海宁潮之所以特大,民间传说是因吴国大夫伍子胥怒不可遏,乘着素 伍子胥
车白马在钱塘江中奔腾吼叫。而钱江涌潮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从东汉哲学家于充开始。人们就开始探寻科学的答案。根据现代科学家们的研究,除了这个时候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引力最大这个原因外还有其独特的原因——杭州湾和钱塘江的地形影响。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潮起的时候海水从宽达100公里的江口涌人,而溯江而上到达海宁的盐官已不足3公里,可这时江潮却以每秒10米的流速向前推进。由于两岸逐渐收窄,湾内水面迅速提高出现涌潮。而此时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挡难于外泄,反而提高了湾内的水位,加强了潮势。加上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这也助长了潮水的声势。潮头便形如立墙,势若冲天,举世闻名的海宁潮便由此形成。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海宁潮一日两次,白天称潮,夜间称汐,中间间隔12小时,农历初一、十五子午潮,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最高时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尤以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为大,故一年有一百二十个观潮佳日,“海宁天天可观潮,月月有大潮”。
最佳地段
海宁观潮最佳地段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镇海塔下观潮亭一带。在这里可看到“宝塔一线潮”的雄奇壮丽景象。涌潮未来之前,钱塘江平静又浩瀚。但见江流茫茫,秋水***长天一色。当江潮初起时,东方天际处,隐约传来阵阵急骤的细雨声,极目望去远处显出一条长长的银线。那银线变得愈粗愈近,化作一条横卧江面的白练,那骤雨声也渐响渐近,变作瓢泼暴雨声,且越来越响,犹如闷雷似地滚来。尔后,潮头临近,沧海横流,江水猛涨,万顷波涛,顷刻一线白练变成了一道数米高的矗立水墙,潮声犹如万马奔腾,惊雷贯耳。刹时间,潮峰从眼前呼啸闪过,向西面去。除盐官不失为第一观潮胜地外,盐官东八公里处的八堡、大缺口、龙头角一带以及盐官西十一公里的老盐仓也成为观潮热点,只要掌握好涌潮速度(约每小时25公里),那么驱车追潮,一潮三看,定能大饱眼福。在八堡海塘,可以八堡“碰头潮”, 东、南两潮汇合,双龙相扑,天崩地裂,潮峰突起叠成冰山雪峰,令人惊心动魄;老盐仓地段有座9米高、650米长的丁字坝,江潮来到这里猛冲丁字坝时,一声霹雳,如蛟龙脱锁,怒吼回首,潮头突兀竖起,返身扑向十八层石阶的鱼鳞石塘,霎时扬起银色暴雨,冲向天际,煞是惊险,人称“返头潮”;而观赏半夜潮更是月影银涛,十万奇军。一潮三看赏四景,令人荡气回肠。宋苏东坡赞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海宁潮是一个壮观无比的自然动态奇观,其和“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一起合称为“天下四绝”。当江潮从东面涌来时,似一条银线,渐渐地“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一线潮
在钱塘江盐官镇一带的观潮胜地公园,可以观赏到最为壮观的海宁潮。潮水在盐官鳌塔附近,形成壮观的“盐官宝塔一线潮”。 “海宁之潮,世***称之,盖海宁城东银涛滚滚整齐而来,历城西 海昌胜迹志
不数里即参差不齐……每当中秋大汛,中外人士咸来观瞻” 《海昌胜迹志》故盐官观潮自古为最。 另外,登占鳌塔观潮又是海宁观潮的另一特色。
回头潮
海宁潮从八堡汇合后,又经过盐官继续向西逆流而上。一路上,势头渐渐的减弱。当涌潮西行至盐官西十一公里老盐仓时,由于大坝的横江阻拦,直立的潮水又折身返回,形成了一个奇特回头潮。而此时江水前来后涌,上下翻卷,奔腾不息。
半夜潮
中秋观潮,是一个传统的民间旅游活动,观潮赏月两者结合,成为海宁独有的景观。 观十万军声半夜潮的最佳之处是天风海涛亭一带,为“天风赏月”。以其浪漫、别具一格的情调吸引了观汐游客。北宋诗人苏东坡还为此写下这样一首诗篇:“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留得夜潮月中看”以表情怀。 海宁观潮之余还可以游览盐官镇的名胜古迹:镇海塔、中山亭、无风海涛亭、海神庙、清代陈阁老府、王国维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