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吗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淞沪会战是发生在1937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一场重要战役,也被称为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中日双方的态势和国际舆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日军在进攻上海之前先向周边城市进行了猛烈轰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后,在11月9日正式向上海发动进攻。

中国驻守上海的第三战区军队以及中国军事顾问率领的“华东抗日义勇军”都奋起抵抗,展开了顽的防御战斗。淞沪会战中的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互有胜负。日军的火力优势和空中支援使得中国军队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中国军队依然顽强地抵抗着。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发生了多次激烈的肉搏战和炮火交锋。

淞沪会战的影响:

1、改变了中国抗战的态势

淞沪会战的失败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役结束后,日军占领了上海等重要城市,扩大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同时,中国军队的撤退也暴露出中国战略上的薄弱点,迫使中国在后续战役中进行战略调整。

2、影响了国际舆论

淞沪会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篇章。中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的顽强抵抗让世界对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勇气有了更多认识,激发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扩大了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声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淞沪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