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寿寺的历史纪实

清朝时,寺庙一直衰败,未能恢复明朝初年的规模。光绪十一年(1885年),住持通源法师手敲木鱼,四处募化,重修了大雄宝殿。今天在大雄宝殿还挂着这样的楹联:“伏虎初兴慈寿寺,敲鱼重振古囊山”。1908年,源智、慧贤法师相继兴建禅堂、斋堂、库房、客室、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功德堂及左右两廊。1932年住持化光及证明、妙义法师又重建方丈室和山门。这些建筑都采用砖木混合结构,至今保存完好。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注意囊山慈寿寺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支持僧众按照佛教丛林规章管好这一千年古刹。1951年,在海外侨僧资助下,修建了辟支岩了塔,创建茶毗场,增建了藏经阁。1956年,住持化光法师主持树立了《囊山慈寿禅寺历代中兴碑记》。到“文化大革命”前,寺中仍住僧30余人。

“文化大革命”中,僧众流散,停止了佛事活动。中国***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1981年,囊山慈寿寺经政府批淮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开放,僧人重新回到寺内,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同时募集资金,重塑佛像,对殿堂进行全面修复。1983年,慈寿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后,加快修复的步伐。23名僧人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耕种田地、看护山林,开垦耕地。囊山慈寿寺在海外拥有6个下院,如马来西亚的紫竹亭、观音亭、慈光亭,印度尼西亚的金德院、廖内岛妈祖宫和茂物福德庙等。2013年以来这些下院不断前来朝拜祖庭,增进了了解和友谊。可以矗立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