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沉默的螺旋

1、概念

“沉默的螺旋”主要探讨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作用的问题,具体阐释这样一种过程:①人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时,会事先估计社会或群体的意见分布

②如果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的人想法一致,就大胆地表达出来;如果不一致便选择沉默

③这样的现象不断自我循环,最终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图景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

2、构成理论的三个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和“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强大,这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任何“多数意见”、舆论、流行和时尚的形成,背后都存在这样的机制。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

3、对该理论的批评

①参考群体:忽视了人际网络的作用

②对主流舆论的恐惧对于主流舆论的恐惧是否真的那么强烈?其他变量(年龄、自我效能感等)都会影响。

③文化差异

比如在美国,较少得到实证支持。在德国,亚洲地区、如日本、南韩、台湾、香港等地的研究都获得了大量数据支持。

④忽略了“少数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