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研究原子弹唯一女科学家,弃美回国隐身30年,财产留给国家,她是谁?

王承书,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还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了一生。她是1912年出生在上海,但是是湖北武昌人,她王承书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家境殷实,又是一个诗书家庭,从小父母在父母的疼爱下长大。后来因为一些事情,王承书一家便搬到了北京。

父母腹有诗书气自华,女儿王承书自然也不会太差。王承书从小就成绩优异,考试次次名列前茅,是一位人人夸赞的“别人家的孩子”。王承书一直对物理有极其浓厚的兴趣,每次物理下课都有种意味未尽的感觉,对物理如醉如痴的王承书在1930年凭借斐然的成绩,被燕京大学的物理系录取。

进入大学的王承书依旧是出类拔萃,深受老师、教授们的喜爱,在1934年顺利从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王承书考上本校的研究生,于1936年研究生毕业,获得了硕士学位。由于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又对物理有着不解的缘分,于是便被留校任教,担任了其大学的物理系助教。

之后的王承书便一直在燕京大学教书,但她认为这辈子不能就这样,应该继续深造物理,研究科学为国家做贡献,便申请了美国巴尔博奖学金。

1941年美国接受了王承书的申请,并在同年的8月份,她去了密歇根大学读博士。直到1944年王承书顺利毕业,读博期间,她与导师合作完成了多篇论文,都是关于稀薄气体运动学方面的。王承书毕业后便留在了美国,一直在密歇根大学大学工作。

披荆斩棘,自立当自强

1956年王承书收到了一封家书,读完信她的心中波涛汹涌,经过沉思,她和丈夫决定毅然决然回国。尽管当时的美国,与当时的中国相比较起来,好了不止一倍两倍,可是这并不能阻挡二人回国的脚步。

回国路上的艰辛,也就是各种搜查和盘问,是二人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时刻。FBI对二人戒备心特别强,用了很大精力才摆脱间谍的嫌疑。在此之前,她已经将有用的资料偷偷寄回国,这为中国提供了不少理论捷径。

直到1956年10月,夫妻二人才回到了心心念念的中国,回到了这个熟悉的故土。王承书说:“我不能等着人家把中国建设好再回来。”于是便开始了建设祖国的漫漫之路。1958年,王承书受钱三强的邀请到热核聚变研究室。

对于分子物理专业的她来说,这完全是一个新的领域。可她丝毫没有退缩的苗头,带着资料和人员不顾奔波连夜赶往苏联学习,这种拼命三娘的精神,使得她在两年内就成了这个领域的核心力量。

屋漏偏逢连夜雨,后来的中国和苏联关系微妙,苏联撤回了援助,此时中国的原子弹以及高浓缩轴的研制又陷入了僵局。王承书当时又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49岁的她一如年轻时候的豪情壮志,丝毫不在意这个领域有难。

从那以后,她整日和机器和数据在一起,她是一个合格的工作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家人。她吸收苏联的宝贵经验,提取了合格的高浓缩轴,为国家节约了时间,同时为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1年,王承书年过半百,已经49岁的高龄,国家需要,便会挺身而出。但是这次不一样,需要放弃已有的功成名就,放弃所有的荣誉,更是需要牺牲家庭,还需要她隐姓埋名,不能对任何人说这次的任务,丈夫孩子也不能。王承书没有犹豫,想也没想就说她愿意,她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接到任务的王承书便告别了丈夫与儿子,没说做什么工作,危不危险、什么时候结束,她丈夫与儿子都一无所知,但还是全力支持王承书。

与家人告别后,王承书就悄悄地来到了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除了她的同事,没人知道她的任何消息。浓缩铀是决定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的关键,作为原子弹最根本的燃料,它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王承书卯足了劲,潜心研究,认真生产,以天下为己任。

终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但是王承书的依旧没有得到“解放”,她依旧在工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后来患了严重的眼疾,但这并没有阻碍到王承书,她还拒绝使用进口药,戴着眼镜继续工作。这一工作,就是30年,30年里她隐姓埋名,

丈夫儿子都很少见到她,她将自己所有的价值到贡献给了祖国。

老年的她,也是勤俭持家,家里十分简朴,将金钱都奉献给了国家。甚至连丈夫的遗嘱都是,将财产留给国家。二人的精神可歌可敬,在科研的道路上,王承书总是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进去。

一如当年教学时,她的方法总是与众不同,却总是让人印象深刻。她引导技术员积极发言,毫无架子,在活跃的气氛下更容易出效果。并且她总能让理论仿佛活起来,这也是她的重要所在。

她是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中唯一的女性,可就是这么厉害的人物,晚年依然感觉愧对人民。可是在人们眼中,她是实实在在的英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王承书为了国家发展呕心沥血,把丈夫、把孩子放在国家后面。面对国家的危机要求,王承书不求回报,一次又一次的“我愿意”,掷地有声,这是对祖国多么深情的热爱。

王承书以瘦弱的身躯,承担起国家发展的重任,推动着中国的科技前行。高龄80岁的她,患有眼疾,身体素质下降,已经不被允许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了。

但是王承书不是这样想,她不认为她的价值只能止步于此。耄耋之年的她转而开始教育事业。1980年,已经68岁高龄的王承书兼任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教授以及大连工学院物理系的教授,拖着年迈的身体,站上3尺讲台,以自己的力所能及,为祖国的未来培育人才。

国家配给王承书的车,她不坐,她认为应该把车留给更需要的人,自己坚持步行。王承书没有一点私心,把自己的奖金、稿费都捐给单位购买书籍,以供大家学习进步。

丈夫去世后,她将丈夫的积蓄捐给希望工程,希望这笔钱能用到更需要它的地方,如此的无私奉献,是无人能及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就是形容王承书的一生嘛!

她是隐于时代的英雄,也是做多于说的行动派。有多少人口口说说要报效祖国可是留下国外逍遥自在,像她这般义无反顾回国奉献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在大众媒体眼中,很少有关于她的消息。她的闷声不响做大事的作风真的是让人惊喜万分,比如原子弹的爆发一事,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女人的韧性。惟愿此生常保国,

她真的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