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介绍电影《首映之夜》
焦点:电影和戏剧的嵌套结构
首映之夜大概是约翰·卡萨韦蒂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了。简单说一下。
嵌套结构。这种影视剧的嵌套结构也被称为戏中戏,模糊了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呈现出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戏剧环境。本片通过首映前和当晚演职人员的工作和心理状态,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戏剧生态。这位女演员在戏剧的假设和现实的再现之间徘徊。在她的困惑和焦虑中,她仿佛看到了苏珊在舞台上的挣扎(也许是女演员上台前非常紧张)。这种叙事结构影响了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2010)、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2014)和诺亚·鲍姆巴赫(2019)。
多面镜子。或许和卡萨维蒂本人是演员有关。他非常熟悉演员本身的困境和问题,所以反映在女演员身上的多重镜像都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比如女演员中年危机引发的对女性和衰老的思考,就很有意义。比如演员和粉丝之间的微妙,当粉丝拿到自己的签名,死于车祸(这一幕被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在影片中重现)时,女演员惊呆了,不知所措。比如女演员的家庭问题,她和丈夫之间的嫌隙。比如女演员在舞台上的投入,观众一边欣赏她的才华,一边咀嚼她的八卦,通过一个戏剧演员的一生,非常生动地反映了人性和群体意识。
随机应变。即兴是卡萨维蒂电影的特点,这个特点在前面介绍过,在这部电影中被发挥到了极致。欣赏影片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罗兰兹几次登台后的表现差异,这是导演独特的叙事技巧,同样的角色在不同的时代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既践行了他的戏剧观,又让人物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即无意识)。正因如此,文艺片大师伍迪?艾伦特别改编了这部舞台剧。其次,罗兰兹在舞台上和舞台下的对比,台前的自信和台后的自我否定都被罗兰兹恰当地平衡了。
定格画面的象征意义。全片动作自然流畅,人物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立体。成功首映的高潮处,画面戛然而止,真的让人欲罢不能,呈现出一种残缺的美。卡萨韦蒂深知演出成功后的孤独,那些辉煌的部分必须留在舞台上。对于演员来说,结束的时刻就是结束,也是开始,这就为叙事留出了留白的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