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0.5%释放1万亿,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7月9日下午,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这件事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啥影响呢?
1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搞清楚啥叫“降准”。
假如你手头有一百万,存到了银行里。
这时有人找银行说:我想贷款一百万。银行能把这一百万都借给他吗?
肯定不行啊,万一我突然想取钱了咋办?
所以,专门管银行的银行,也就是央行,对各大银行说: 你们不能把所有钱都借出去,必须留一定比例交给我,便于大家来取钱。 这个比例就是准备金比例。
比如说,如果准备金比例是10%,那你存100万到银行,银行要交10万给央行当存款准备金,剩下的90万可以放贷款给别人。
央行降准,就是把这个准备金比例降低了,这样可以有更多的钱来发放贷款。
对于这次降准而言,准备金比例下降了0.5%,也就是说, 银行突然多出了1万亿人民币可以用于发放贷款。
2
银行说:我这里有钱了,你们快来借钱啊。
那么,谁会来借钱呢?这些钱会流向哪里呢?
如果运转体系 健康 的话,这些钱将会流向国家各个领域,助力各个实体行业发展。
由于之前疫情的影响,东南亚、非洲和拉美国家防疫不足,原材料的产出恢复较慢;发达国家恢复较快,对原材料的需求较大。
资源的产出跟不上全球的需求,导致过去几个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我国处于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在采购这些大宗商品作为原材料时,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本来利润就很低,现在成本还在上升,赚得少花得多,资金链都快要断了。
如果银行能提供贷款帮助度过难关,这些企业就能熬过去。
另外市场上的钱多了,就会有更多人来购买这个企业的产品,企业的收入就可以增多,可以度过难关或是扩大规模,甚至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因此,企业压力会减小。对于普通人来说,找工作可能会比以前好找些,工资待遇也可能有所提升。
3
但是,如果是没有合理管控的话,这些钱会涌向楼市、股市,以及各种金融市场。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一辈子最大的借款就是用于买房。
在上半年,买房贷款利率连续上升,比如广州房贷利率都从5%都快涨到6%了。
不光贷款的利率上涨,放款的时间也在变长。之前房贷审批下来之后,一两个月钱就能到位,现在等五六个月还没等到的情况大有人在。
看到银行突然有钱了,不少人都跃跃欲试想去借点钱。
如果没有监管好,这些多出来的资金,会变成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
贷款被资本家倒腾一手之后,变成普通人几十年分期的贷款,增加财政风险。还会导致物价上涨。
不过国家应该会严格管控,所以不排除可能会有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
4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实体经济强大了,某些国家想来卡脖子也卡不住。
而且实体经济强大了,即使经济增长没那么快,老百姓幸福指数也会增加很多。
如果每个普通老百姓都能实现朝九晚五,靠自己努力买上房子,大家的生活质量会提升很多,说不定都有时间生老二老三了。
希望这次放出的贷款能流向实体行业,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流动性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