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灯戏的起源

大致在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梁山灯戏,起源于梁平民间灯班的“玩灯”和“秧歌戏”,综合了“玩灯”的舞蹈动作与“秧歌戏”的说唱表演形式,外地人称“梁山调”,本地人叫“端公调”、“包头戏”(解放前,女角由男性扮演,俗称“包头”)。它来源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吸取了梁平汉族曲艺文艺的精华。

梁山锣鼓是梁平民间的打击乐,它节奏明快,声韵变换奇特,颇有现代摇滚的气势。在旧时梁山,每年都要举行民间锣鼓大赛,而老百姓的红白喜事,更要借喧阗的锣鼓张扬。梁山锣鼓最终演变成了梁山灯戏的 闹台锣鼓。

梁山灯戏将本地汉族民间文学、民间歌舞、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杂耍的精华溶为一体,形成了神奇的特色。它同时具备了梁山农民口头文学的风采,民歌、薅秧歌的音律,花灯、车车灯的舞姿,年画、兰花印布的美术效果,以及民间杂耍的技巧。

梁平产水稻,建国初期尚流行“艺术薅秧”,薅秧季节,薅秧锣鼓伴着薅秧歌,表演民间喜剧、人物、故事,自娱自乐。据专家考证,梁山灯戏胖筒筒腔之灯弦腔的原胚,是秧歌戏的骨干腔调。

过去,梁山灯戏的“编剧”,都是农民,自编自演生活琐事,颇具山乡风情、田园牧歌、家庭趣事、民间逸闻。剧中人物多是村姑、农夫、樵夫、侍从帮工、小手艺人、算命瞎子、和尚乞丐等下里巴人。

传统剧目多是口授心记,短小精悍,但结构宽松,利于在演出中随机再创作,即在故事情节大致不差的前提下,艺人可以在台上临时开韵子、搭韵子,甚至与观众直接对话,这就要求灯戏的道白、唱词通俗易懂,地方口语突出,且音韵平仄也极富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梁山灯戏的剧目较为丰富,总数在200个左右,最具代表性的有《吃糠剪发》、《送京娘》、《湘子度妻》、《请长年》等,这些剧目大都改编自民间戏曲或民间故事。灯戏表演采用方言,唱词通俗自然,生动活泼,极富生活气息。此外,由于灯戏的娱乐性很强,情节夸张,矛盾突出,嬉闹诙谐,多为喜剧、正剧,但也有悲剧剧目。如今又出现《招女婿》、《卖驴》等新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