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名的山,有哪些?

1.梧桐山

梧桐山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横跨罗湖和盐田两区,包括东湖公园、仙湖植物园和沙头角林场的部分场地。梧桐山自西南向东北渐次崛起。梧桐山为莲花山余脉,风景以山体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在其主要山脊线上,分布着三大主峰(海拔分别为692米、706米、944米)。最高峰海拔944米,为深圳市第一高峰。山中植被良好,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

2.七娘山

七娘山位于龙岗区南澳镇新大村,是大鹏半岛南岛的主要山峰,是深圳市内山脉中仅次于梧桐山的第二高峰。它有七个山峰,主峰海拔高度867米。传说有七个仙女下凡到山上游玩而得名。在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曾在山北鸡公秃村办兵工厂,并在山下种过粮食。

3.梅沙尖

梅沙尖耸立于盐田区三洲田的群山之中,海拔753米,是深圳市的第三峰。因其南临大梅沙海滨,远远望去好像一个巨大的尖锥从群山中拔起,而得名梅沙尖,也有人称其为梅花尖。其所属山头有海拔619米的鹅公髻、海拔599米的园山、海拔553米的大王顶。

4.笔架山

笔架山位于葵涌镇坝光村,海拔717米,其所属山头海拔:火烧天665米、十二栋578米、石头岗540米。整座山如屏风一般呈东西走向,为深圳与惠州界山,山北属惠州。其西偏北15度、直线距离约6公里处是689米的田心山。

5.排牙山

排牙山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为大鹏半岛北岛的主要组成山脉,海拔707米,其所属山头有547米的禾木岭、478米的钓神山。排牙山的险峻在深圳首屈一指,俗称深圳小华山,三面环海,风光旖旎,也是深圳景色最美的山。与深圳第二高峰七娘山(869米)和第四高峰大笔架山遥遥相望,中国第一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就在它的山脚下,远远看去或从空中俯瞰,排牙山系的大小山头象一排排牙齿呈马蹄形排列,是否由此得名,排牙山由此得名。

扩展资料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深圳地处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接壤。全市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252.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34.72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城市化率100%。?

深圳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设计之都”、“时尚之城”、“创客之城”、“志愿者之城”等美誉。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2018年4月,深圳市荣登“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榜首。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客家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虽只有30多年,却拥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史、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先秦时期,广东地区属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自秦朝,即为广东地。秦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秦国人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为南越国地。大汉帝国、东汉属于交州(管辖广东、广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汉设郡前属越地、南粤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深圳在宋朝时期是南方海路贸易的重要枢纽,属于广州香山县。盛产食盐、香料。至元朝,又以出产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公元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现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有6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清代隶属广肇罗道广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抗日战争时期,南头沦陷,宝安县政府临时迁往东莞县。

参考资料:

深圳-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