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卖国贼”的袁崇焕死得到底有多惨?

袁崇焕的死不只是惨,还可以说很憋屈。

我国的古代王朝,似乎每个王朝的末期时,都是事件多发的时期。明朝末期,就是如此,内有农民起义,外部有后金政权的虎视眈眈。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当时明朝大将的袁崇焕却被杀了。

袁崇焕之死

在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领导者皇太极率兵数十万进攻大明,而且后金军在战斗中势如破竹,军队越过蓟州往西,直逼京城,而得知这一情况,袁崇焕即刻率军回援京城,在城外与后金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后金军撤退,“京都之围”解。而袁崇焕千里迢迢率军回援京城“勤王”,并且击退敌军,不封赏也就罢了,反而被治罪。

而袁崇焕被治罪的原因就在于这次“勤王”,因为京城在国家之内,后金军却一路势如破竹,直达京城,所以朝臣中就有人向崇祯帝弹劾说,是袁崇焕与后金军勾结,故意放后金军入关,温体仁就是弹劾袁崇焕的大臣之一,而温体仁一个文臣之所以弹劾袁崇焕,是想借袁崇焕一事扳倒自己的政治对手,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

但是袁崇焕军功赫赫,又有着“勤王”之功,哪怕崇祯帝根据朝臣的弹劾,有所怀疑,但也不能就这样去处理掉一个有功之臣。在这种时候,后金的皇太极派人散出消息说,袁崇焕与后金有约定,是故意放后金军入关的。而多疑的崇祯帝,就由此将袁崇焕下狱,后判处袁崇焕“凌迟处死”,家人流放。

袁崇焕到底死得有多惨?

肉体上的痛苦,要知道凌迟是古代有名的酷刑,通俗一点讲就是“千刀万剐”。这种刑罚,普通人心理估计都承受不了,还没上场就昏死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就连袁崇焕也受不住,因此最后被活活折磨而死。

精神上的痛苦,保卫国家领土的一代明将突然变成千夫所指的人物,这种被全国人民误会的心情我想只有本人才能感受到有多委屈。

家人受到牵连,古代株连九族的思想非常可怕,袁崇焕被定罪后,家人和朋友也逃不过惩罚。大部分人被流放,要知道当时许多人宁愿自杀也不愿被流放。

总结:一代名将袁崇焕,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还是凌迟处死,所以袁崇焕的死不只是惨,还比较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