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比干怎么死的?封神榜中的他又是怎么死的?

比干生于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63年。是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那么一代贤臣比干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比干怎么死的?

对于历史上的比干是怎么死的,有两个结果,第一个根据史书记载,比干是被 纣王剖心而死 的。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4岁。

第二个是从《尚书》、《史记》、《封神演义》这三本史书推理得出,比干可能是 死于牧野之战

记载比 *** 因最早的书是《尚书?周书》。那上面说:“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古今文尚书全译》,江灏、钱宗武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剖贤人之心”这5个字似嫌模糊和笼统。因为殷有“六七贤圣”(明崇祯福建道监察御史孙徵兰所书殷朝六七贤圣君故都碑文),纣王剖的到底是哪一位贤圣的心,为什么要剖贤圣的心呢?都没有说清楚。

到了《史记?殷本纪第三》上面,就记得较为详细了:“纣愈 *** 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这段文字中,才正式将“贤人”指为殷比干。

明人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根据《武王伐纣平话》又掺进去许多民间传说而成的带有很多虚构成分的神怪小说。书中把纣王剖比干之心这件事描绘得更加精彩绝伦,煞有介事。后来,又有许多向官的民间传说也都是从《封神演义》这部书中衍生出来的。

看来,比干的死因基本上出自《尚书》、《史记》、《封神演义》以及民间传说。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分析比干之死,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疑窦。

比干作为一个纣王朝的股肱大臣,又是纣王的叔父,在辅佐纣王时,理所当然地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运筹军国大事等大政方针上。但从《史记》特别是《封神演义》和有关民间传说中可以看出,比干却是听信了别人对纣王的流言造谣中伤后(特别是纣王的私人生活方面),竟然不加调查和研究,凭着一时的感情冲动,就轻率地去找纣王发难。

比干作为周武王姬发的舅父,见到外甥发动的不义战争,挺身而出,或去牧野进行斡旋,而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比 *** 于激烈而残酷的战场上,这完全是有可能的。牧野之战结束后,周人才发现了比干的尸体。姬发只好先草草将舅父的尸体埋葬。当朝歌告破,整个战事停息,才修葺坟墓安葬比干。目前比干墓的地理位置,按照3000年前的时空来推测,应该是在当时的牧野战场上比干以身殉国之处或其附近。现在比干墓所在之地或许正好如此。

封神榜中的比干是怎么死的?

封神榜中的比干是被 妲己以须七窍玲珑心治病为名,诱纣王挖出比干的心而死的。

根据《封神榜》记载,商朝纣王被妲己所迷惑,丧德败行,荒淫无道,巅倒伦常, 又信费仲、尤浑等佞臣至朝 *** 坏,丞相比干身为纣王的叔父,责无旁贷,不时力谏纣王,但被妲己等人视为眼中钉。

一晚,比干应纣王之命赴鹿台迎接群仙降临,当酒过三巡之后,他发现妲己及其所请来的神仙全是妖狐化身,于是暗中请镇国武成王黄飞虎诛杀妲己的狐族,因此更令妲己含恨在心,设下毒计杀害比干。

一日,妲己面带病容地对纣王假说自己心病复发,绞痛难当,记得幼时曾得异人相救,以玲珑人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就愈,但若无玲珑心则此命休矣,妲己又虚言比干是一位忠贤之臣,其心必定是七窍玲珑,可借一片食之,病愈即还给他,纣王信以为真,即命人急召比干。

比干闻之,既怒且惊,慌忙中打开了姜子牙留下的锦囊来看,内藏有符诀及救命法术:将符烧灰入水,饮服于腹中可护住五脏六腑;剖腹摘心之后,在路途中若见有人卖“无心菜”,你就要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卖菜人若是答:“人若无心还活!”你便不死;但卖菜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你就即死矣!比干顾不得那么多,即依照锦囊内的方法去做!

他到了朝殿之上即破口大骂:“妲己 *** !我死冥下,见先帝无愧矣!”又泣:“成汤先王!岂知纣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即拔剑剖腹,但其血不流;比干将手往腹内摘心而出,掷在地上,掩袍不语速往城门外去。

比干一言不发,骑马飞奔跑了好几里路,忽然听见一妇人大叫卖无心菜,比干勒马即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当时大叫一声血如泉涌,一命鸣呼去了。

后来,姜子牙助周灭纣成功,奉元始天尊的法旨封神,而比干被追封为“文曲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