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科幻大片,名字忘了,只知道里面有人马兽、大象、精灵族等角色,谁能告诉我这部影片的名字?谢谢
指环王:《指环王》曾经是一部公认非常难拍出来的电影,因为如果完全按照小说来拍的话,估计这部电影一上映就会被人骂得一文不值,没有人会像看一部小说那样去看一部电影,因为电影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必须保持住一个合理的节奏,这样才能吸引观众,而小说则不然。《指环王》三部曲的电影放映时间就算是按照加长版的长度来算也不会超过十五个小时,而这些时间如果让你看书的话,估计连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都看不完,那么,如何才能把它成功的拍摄成电影呢?这就要看对原著的理解和改编的水平了。彼得·杰克逊是成功的,他和他的伙伴们几近完美的把这样一部史诗巨著改成了同样经典的史诗电影,但他们也不可避免的对原著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编,去掉了小说中的一些分支情节、改变了一部分原著顺序以保证电影的可看性,三部曲都是如此。小细节方面的改变之多在此我就不多加陈述了,那么,三部曲电影中,究竟有哪些相对于原著的比较大的变动呢?
原著小说的第一部,从一开头,彼得·杰克逊就对原著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调整。电影一开始,以欢快的气氛表现出了老比尔博·巴金斯盛大的一百一十一岁生日宴会,然后很快的,甘道夫就目送着弗罗多和山姆一起踏上了护送指环王的路途,他们两个在途中碰上了梅利和皮平,于是四个霍比特人的组合就开始成形了;而小说中可不是如此,别以为弗罗多像我们在电影里面看到的那样年轻,事实上,比尔博一百一十一岁生日的时候佛罗多已经三十三岁了,而他真正上路的时间是在他五十岁生日过后,也就是说,其间经过的时间是十七年,而梅利和皮平的加入并不像电影中那样偶然,他们一直就是弗罗多最忠诚的朋友,一开始就加入了这个计划,并且帮助弗罗多做了许多事。影片之所以进行了这样的改变,恐怕还是因为保证影片的节奏,如果按照原著那样要讲述十七年间的发生的琐事,恐怕没人受得了,而观众们恐怕也不会对一个五十岁的老霍比特人感兴趣的。如果说以上的改变都被观众们很自然的接受了的话,那么片中另一处改动是常常遭人抱怨的:小说中弗罗多和他的伙伴们经过柳条河、古墓的时候发生过许多危险,幸好得到了汤姆·邦巴迪尔和他的妻子金莓的帮助才能够继续冒险。邦巴迪尔有着非凡的能力,而且性格鲜明,非常有趣,得到好多读者的喜爱,而彼得·杰克逊经过仔细考虑还是把这个部分整个给删除了,因为这是个完完全全的分支情节,原著在此之后也没有出现过邦巴迪尔的身影,为了保证影片的主线,也只好忍痛割爱了。大家还记得风云顶一场戏中弗罗多中毒后艾玟公主带着他越往瑞文戴尔求救的戏吗?事实上虽然确实有精灵完成了这个任务,但那不是艾玟,而是葛罗芬戴尔。其实艾玟公主在原著中出场的次数很少,根本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如果没有彼得·杰克逊的改编,银幕上美丽的精灵公主就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在电影中,有一幕是亚拉刚和博罗米尔在存放圣剑碎片的场所的对话,但其实小说里这把断剑一直被亚拉刚带在身上。有的朋友说这个改编不合理,但我觉得还是合理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话来突出亚拉刚的身份,要知道,电影中一直没时间告诉大家亚拉刚的身份。电影中在莫利亚王国的大门口皮平扔了个石子让伯洛格觉醒了?不,在小说中可不是他干的,扔这块石子的人是博罗米尔;而皮平在岔道口将石子扔到了井里,彼得·杰克逊把皮平弄成了喜剧人物,活跃了影片气氛,皮平也只好吃点亏了。
通常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的总起着承接前后的作用,所以精彩度总是较欠缺。因为第一部结尾处弗罗多和他的伙伴们被半兽人冲开,分成了三组继续着自己的历程,所以故事的主线也有三条,必须做更大的改动了。小说中的《双塔奇兵》开始于亚拉刚等人和半兽人之间的战斗,不过为了保证电影第一部的精彩,这部分故事被彼得·杰克逊给放到《护戒使者》的结尾部分去了。电影中梅利和皮平被人追着逃进了法贡森林而为树胡子所救,但事实上小说部分树胡子只是遇见了他们,而并没有救他们。以树人的慢性子,在救人的时候会不会那么当机立断,说不定还要开个会决定一下呢。彼得·杰克逊的改编很显示是为了增加影片的戏剧性。而后,托尔金对树人们进行了很长的描写,这部分在小说里有两个章节的长度,不过很显然,彼得·杰克逊觉得把这些东西都放进去太冗长了,所以只用几个画面就交待了。书中那个急性子的树人“快如风”在电影里不知道是哪个。小说中,罗翰国骠骑将军伊奥默尔的出场是戏剧性的,在号角堡战争最吃紧的时候,他和甘道夫带着一班人马加入战团,并确保了战争的胜利。但小说中可不是这个样子,伊奥默尔早早就带着人回到了塞奥顿国王的身边,并和他们一起在海尔姆深谷中作战。电影里有这样一幕:塞奥顿下令所有居民都退去号角堡,这一幕总是让人联想起三国志。但其实托尔金的原意是塞奥顿带着骑士们去海尔姆山谷和敌人交战,而不是老弱病残都带上的奔命,这时候伊奥温公主领导着罗翰的人民依然呆在王都里,当然,平原上和敌人作战的戏也是原著里没有的。彼得·杰克逊的改编突出了战局的紧张,另外一点就是拉住了伊奥温和亚拉刚的一条感情线。看到电影中萝林精灵部队的增援大家一定觉得很激动吧?这是海尔姆山谷之幸,不过小说中的罗翰国战士就不幸多了:没有精灵来增援他们(当时萝林也在打仗)。彼得·杰克逊为了突出大战的气氛,又把一方的战士卷入了战火。小说中的《双城奇谋》中有一段描写了萨茹曼被困在塔里和众人见面的情节,不过电影版里就没有交待了,只在加长版里给了一个他和三寸舌在塔上张望的镜头。(在加长版里面是有交待的,并且萨茹曼最终被三寸舌从背后杀了,三寸舌被精灵射死的同时,萨茹曼从上面落下来,那个魔球才从他袖子里面落出被皮平捡到。这也是改编了小说的,因为小说第二部里面萨茹曼和三寸舌都没有死,后来他们到了夏尔,可能彼德是考虑后面第三部没有必要再交待萨茹曼,第二部结束就把他杀了。如果不杀死他们,影指迷就会疑惑:老萨呢,到哪里去了,如果没有死,为什么第三部看不到他。)
作为整个系列的终结,《王者归来》也为整个《指环王》剧组赢来了早该属于他们的荣誉。作为整部《指环王》结束,本作当然也会给一直期待它到来的忠实影迷一个满意的交待:在《双塔奇谋》上映后,有很多观众抱怨电影少了一场很重要的戏:弗罗多和山姆遇上大蜘蛛,后来官方放了消息,说这部分戏并没有被剪掉,而是被安排到了《王者归来》里边。原因是一部电影不能有两个高潮,头盔山谷一场大战激起了人们的神经,观众心还没放下来如果又来一场弗罗多、山姆斗蜘蛛,一定会冲淡影片的效果的。原著的第三部中在甘道夫和皮平在米那斯提力斯的同时,亚拉刚和塞奥顿国王正从伊森加德返回罗翰国,此处有一个场景没有在电影第三部中反应出来。亚拉刚在途中遇到了一队神秘的骑士,他们来自北方,是亚拉刚的部下,同时他们还带来了艾玟公主给亚拉刚的礼物,以及埃尔隆德的两个儿子。在这个时候,亚拉刚在夜晚观看了从萨茹曼处拿来的魔石,凭借自己的意志和索隆对话,并用人类国王的实力震撼了黑暗魔王。同时他也决定去亡者之道寻求远古以来的那只军队。电影中把情节做了较大的改动。埃尔隆德亲自出马和亚拉刚相见,并奉上了已经重新修筑完成的冈多之剑(其实小说中在第一部中就已经修复好了这把剑)以及艾玟的话。帕兰诺平原保卫战是小说和电影中都表现的一个宏大场景。但是看过电影之后,再来看小说,总觉得小说描写的大部分都是众生相,具体的个相表现的非常少。而电影中,精灵莱戈拉斯大战半人半妖这个场景衬托了大战中每个人的表现。而且在伊奥温与戒灵的交战中的细节处理,电影也与小说有所差别。还有一个差别就是亡灵部队,记得看预告片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亚拉刚手持圣剑,带领着一群看上去若有若无的亡灵部队奋力杀敌。而事实上,小说中这批亡灵部队并未参与帕兰诺平原保卫战,他们只是帮助亚拉刚夺取了很多战舰,给了奥克斯部队一个突如其来的袭击。霍比特人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不过和电影中一下子到家不同的是,他们在小说中还去伊森加德拜访了树胡子,现在的伊森加德已经成了个大花园。然后他们又去了罗翰,见证了法拉米尔和伊奥温的婚礼,从罗翰出来的途中遇到了落魄的萨茹曼和三寸舌。离开霞尔一年后,他们重回跃马客栈,到了那儿也意味着他们越来越靠近家乡了。可是回家却发现当地被一群恶棍占领着,这四个霍比特人就组织当地的人一起反抗,结果竟然发现幕后指使竟然就是萨茹曼。不过弗罗多好心放萨茹曼走了,但是他还试图暗杀弗罗多,幸亏没有成功。萨茹曼最后死于三寸舌之手。原著中写到了山姆送弗罗多远去西方世界(在原著中有交代)而电影也煽情地用了差不多20分钟交代了里面所有人的最终结果,山姆做了夏尔的市长,梅利、皮平和亚拉刚葬在了一起,吉穆利和莱戈拉斯一起也去往西方世界。让这个三部曲有了一个非常完满的结局。
纳尼亚传奇:魔幻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伦敦遭受德国战鹰威胁,当地孩子被疏散到附近郊区避难,皮文斯家的四个小孩——彼得、苏珊、爱德蒙、露西——被安排在一位老教授,柯克先生充满神秘气氛的乡间大宅里暂住。
在这占地辽阔、房间众多的宅邸之中,小妹露西意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衣橱,而它正是魔法王国纳尼亚的入口,露西进入这个动物也能说话的奇幻世界,并且与和蔼可亲的半羊人都纳先生成为了好朋友。
当露西返回现实将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哥哥和姐姐时,他们并没有相信这个特别爱幻想的妹妹,然而由于一次意外情况,他们也进入魔衣橱,并随着里面幽暗的灯光踏上造访纳尼亚的路,开始了四个孩子在魔幻王国的冒险。
此时纳尼亚正被邪恶势力笼罩,千年不死的白女巫用暴政统治着整个王国,她用阴谋颠覆了狮王的统治,将纳尼亚变成一片终年寒冷的冰天雪地,孩子们发现了女巫的残忍,于是决定帮助狮子重新夺回王位。
本片改编自爱尔兰著名小说家C.S. 刘易斯的经典畅销童话《纳尼亚魔幻王国》(The Chronicles of Narnia)七部曲中的第二部,根据制片公司的消息,其他六个部分也将陆续被改编,本片的制作成本已经超过1亿5千万美元,而整体的预算更是高达11亿美元,堪称电影史上工程最宏大的魔幻系列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