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

电影《夜宴》之所以评分很低,最大原因在于影片华丽的外表下,却有一颗空洞的心,虽意讲中国历史之事,却格外生出日剧之风味,冯导本想制作一桌美味佳肴,奈何有些“多盐少醋”了。总之电影虽众星云集,画面美轮美奂,却因形式大于内涵,使得观众不知所云。

《夜宴》故事背景设置于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实际剧情改编自维多利亚的《哈姆雷特》,只是形色有所差异,一个是着重凸显人类欲望,另一方则是王子复仇故事。电影讲述了正值历史动乱时期,朝野纷扰四起,先帝莫名驾崩,皇叔篡位,霸占皇嫂,也就是影片中的婉儿,婉儿为求自保以及护太子周全,不惜委身于新帝,并暗中传信于太子。太子力求先帝死因真相且报仇,决定赶往朝中,却经历竹林暗杀,千钧一发之际逃脱,随之展开了复仇之路,并与继后与青女有着感情纠纷。新帝大摆宴席,群臣四座,无一不内心波澜涌动,一场血战在这里开始,也因此付出沉重代价,死亡成为最后结局。不得不说,其实故事情节很简单,也是先前许多导演所用烂的套路,差别便在于演员的演技,以及拍摄风格了,以文艺片方式呈现,其实有着很大难度。

首先,整部影片给予观众的视觉体验是一级棒的,暗黑却显华贵的宫廷设计,叶锦添绝佳的服装设计,皇后婉儿的短小蹙眉,青女的素净活泼,最具代笔性的白色面具,以及扭曲而不张扬的舞姿,柔美却刚强的武术衬托,多种元素浑然一成,组成了一副美轮美奂的佳境。事物向来有利有弊,导演极力创造出来的唯美意境却也并非功不可破,太过于追求理想主义的外在形象,无形之中忽略了骨架的重要性,以形式主义对观众起到的吸睛作用,无疑是短暂的,人们更注重现实主义思想的碰撞冲击,大费周折却显得华而不实。

其次,冯小刚导演对于剧情的描述手法有些独特,听上去怪怪的台词,表演方式偏舞台化,大胆采用戏剧式风格,奈何没有戏剧的强硬功底,却不能达到戏剧性的效果,实际上是内容不够,形式来凑的意思。电影开篇尤为漂亮,随之却渐渐走起了下坡路,具体感觉不到高潮点的着重处,忽而又感觉处处是高潮,尤其是打戏部分,被处理过的慢动作,与舞者没有什么差异,少了干练纯粹的力道。观众甚至不能理解该影片想要表达的寓意,剧情多处刻画不到位,描述也稀里糊涂,比如说最后到底是谁杀死了婉儿,并没有明确告知,只是知道这是一场悲剧,一场没有输赢的悲剧,这样的伏笔有些不太理解了。

再次,故事背景既然设定于中国历史动荡时期,但电影的中国气息却异常稀疏,尤其是白面具舞者,画面虽美,却经不起推敲,一个个更像是从日式漫画中走出来的一般,丝毫没有中国历史人群的大气可言。全程没有战争时期的杀气蓬勃,更像是一场宫廷闹剧,丝毫感觉不到磅礴恢宏的历史韵味,实际就是“四不像”影片。

最后,电影对于人物角色刻画有些单薄了,可能由于过于注重画面质感,也有可能由于时长限制,人物情感的表达有些差强人意,比如说新帝为什么会突然醒悟,本一切都在自己帷幄之中,又怎会亲自喝下毒酒。婉儿最后一刻才发现自己是被欲望所驱使,毫无逻辑可言,这些突如转变,过于迅速,也缺乏铺垫,使得观众一头雾水。

总之,电影《夜宴》评分低的确有很多因素,将一部单薄剧情拍摄出文艺片的感觉,本身便存在着一定难度,加之电影主旨也并未鲜明表露,被人吐槽也在所难免了,不过始终不可否认其艺术美感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