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肉鸡45天"速成‘敢吃吗

作为一只鸡,它只能活45天,一生有两次机会见到阳光:被送入大型鸡舍前,被送往生产线的路上。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称速成鸡叫法不准,也会给公众造成误导,应该叫肉鸡或快大型肉鸡。一些养殖户称不敢吃亲手养出来的肉鸡。按照营养学标准,一个人每天需要的肉量只有50克(生肉),这个标准让所有非素食者大呼“不过瘾”,远不能满足他们“吃就吃个痛快”的欲望,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最近的数据表明:中国人糖尿病的数量是全世界第一,这个结果和吃肉有直接关系,因为肉类的高热量导致了肥胖,导致了胰岛功能的提前耗竭。45天速成的鸡肉成全了经济发达时期人们吃肉的愿望,而越来越多的肉类需求也迫使人们加速研究能尽快出笼的鸡肉,这个循环很难说不是恶性的,至少付出了健康的代价。那么,到底是什么催促了生长期只有45天的鸡肉出笼?想想这个问题比追究鸡肉中是否含激素更有现实意义。我接触过很多营养专家,他们对人们关心的类似激素问题都不太在意,他们的宗旨是:“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即便食物中有不安全隐患,少吃就是最安全的策略,当然了,这绝对不是食品生产厂家违规生产的借口,但这种豁达而节制的生活态度,倒是最能从根本上平息激素之忧的。现在由于使用快速饲料,鸡的营养很难达标,有害物质却超过正常指标。长期食用抗生素残留的食物,会使人患佝偻病,甚至造成人体中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使菌群平衡失调或引起核黄素缺乏症和紫癜性损伤。特别是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人类长期食用含有激素的肉制食品,即使含量甚微,但由于其作用极强,亦会明显影响机体的激素平衡,而且有致癌危险,可造成幼儿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