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豪夺齐国70城,田单反击复国,赵奢为何却认为田单见识低?

战国时期名将辈出,吴起、孙膑、乐毅、赵奢、白起、李牧、田单、王翦等等。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演绎出一幅幅壮志激昂的战争画卷,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战例,如孙膑围魏救赵、乐毅豪夺齐国70余城,田单的?火牛阵?,在今天已经是脍炙人口。这些名将哪个更厉害,也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拿同时期有交集的田单、乐毅、赵奢来说,谁更厉害一点呢,这里我们不妨一起来探讨下!

田单反间计?请走?乐毅,却被赵奢狠狠教育了一番

田单和乐毅这一对老冤家,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田单利用反间计,让燕王撤换了乐毅的联军总司令职务,换上愚蠢的骑劫,田单用火牛阵一战定乾坤,杀死骑劫,彻底击溃了燕军,收复70余城,恢复了齐国。田单以奇谋诡计制胜,迎齐襄王返回国都即位,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他从一介小吏逆袭为齐国国相,成为人生大赢家。

但就是这样一位大英雄,在赵国与名将赵奢论兵时,被赵奢狠狠教育了一番。有朋友可能会问,田单不是在齐国当相国吗,怎么到赵国来了?原来田单虽然为齐国立下不世功勋,却因为功高盖主,备受齐襄王猜忌,加之佞臣的谗言,使田单在齐国处境危艰。 他只能离开齐国,方能求得安宁,终于机会来了。

齐襄王十九年,秦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安平君田单率兵助赵抗秦,赵王欣赏田单其才,趁机用3个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镇***57个城镇做交换,要求将田单换到了赵国。齐襄王对田单的威望深以为忌,怕他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巴不得让田单早一点离开齐国,还白得这么多实惠,自然欣然同意。

田单来到赵国,赵王先是让他领兵讨伐燕国,他夺得燕国三城,后又攻克韩国的注人。赵王欣赏田单之才,任命其为赵相。

任命一个外人带兵征伐别国,自然遭到赵国大臣的反对,尤其是赵奢。赵奢虽然知道田单的威名,但也认为赵国也有名将,对自己更是充满信心。本身自己担任过燕国的官职,熟知燕国地理和形势,自己领兵伐燕比田单更适合,况且田单毕竟是齐国人,征伐燕国如果成功,自然会让赵国强大。但同时也让齐国的霸业一去不复返,田单是齐国人,料也不会用心来做这件事。但赵王和平原君都看好田单,田单因功还成为赵国的国相。

田单复齐威名远震,赵奢此时并不知道田单的软肋,而田单在赵国免不了与赵国大夫和将领们交流。一次,田单与赵奢交流兵法,让赵奢顿时觉得田单落伍了。战国策记载了二位大神的讨论。

《战国策?赵策三》云:?赵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田单问赵奢曰:?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用众者,使民不得耕作,粮食挽赁不可给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单之所为也。单闻之,帝王之兵,所用者不过三万,而天下服矣。今将军必负十万、二十万之众乃用之,此单之所不服也。?

马服(即赵奢)曰:?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且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不过三百丈者。人虽众,不过三千家者。而以集兵三万,距此奚难哉!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即君之齐已。齐以二十万之众攻荆,五年乃罢。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今者齐韩相方,而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而索以三万之众,围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战不足用也,君将以此何之?都平君喟然太息曰:?单不至也!?

这段话记载了田单与赵奢讨论兵法,田单对赵奢提出的动不动就用10万、20万人打仗的的战法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样征兵过度,会让百姓无法耕种田地,造成粮食供应困难,会未战先亡。而先前的古代帝王用兵不过三万,却能使得天下诸侯臣服。

赵奢摆事实讲道理来反驳,说古代天下虽然国家很多,但最大的城不过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过三千家,用三万兵攻取,对于将领来说没有多大难度。但现在不一样了,如今存世的七大国,千丈之城,万家之邑可谓比比皆是。就算是齐国、赵国这样的大国要平定小国,也常常动用二十万大军对外用兵,还要耗时5年以上,你指望这三万兵能干什么呢?

本来赵奢还以为田单有多大的能耐,原来战术思想还停留在春秋之前,如今战国时期,打仗以最大程度消灭敌国有生力量和灭国为目的,田单的理论过时了。赵奢心里难免会觉得田单不知兵见识低,不懂得大兵团作战。而田单听完赵奢的高论,顿时也心悦诚服,感叹自己的思虑不足。

田单和赵奢讨论兵法高下立见,战略高度明显不在一个层次。但田单真的这么差,击败燕国等五国联军只靠运气?其实取得战争胜利的因素取决于多个方面,田单能从五国联军铁骑下,恢复齐国自然有其高明之处。

与赵奢相比,不知兵见识低的田单为什么能复齐,是运气好吗?

乐毅统率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报了当年强齐伐燕之仇,指挥大兵团作战确实不简单。当齐国还有莒和即墨二城后,乐毅却止步不前了,对这两座城围而不攻。是胆怯吗,当然不是,乐毅是攻心大师。这两座城抵抗非常激烈,而且其他齐国城池也需要收复人心,不然就算占领了齐国全境也无法真正瓦解齐国。他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政策,让很多齐国人丧失了抵抗的意志。也难怪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七擒孟获?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想必也受到乐毅很大的影响。

而此时齐国将领田单带领七千疲敝之卒,仍在坚守即墨。面对乐毅的围困,齐军无法正面突破,苦苦思索突围之策。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继位,田单顿时遇到了救星。倒不是燕惠王会命令退兵,而是田单了解到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有所不满,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他派人到处散播言论:?齐国只剩两个城邑没有拿下来,是因为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故意拖延想留在齐国称王,齐国现在只怕别的将领前来攻打。?

燕惠王本来就对乐毅不满,一想到自己的兵马都交给一个自己都不放心的人,还成全了乐毅在齐国称王,心里就犯了嘀咕。这还了得,他派自己的亲信将领骑劫代替乐毅的总司令职务,并召回了乐毅,继续攻打齐国二城。人在恼怒某个人的时候,是不会往他好的方面去想的,燕惠王也不会警惕到,这是田单的反间计。

而乐毅也知道自己被人坑了,但没处说理去,回去弄不好还会被以叛国之罪论处,干脆逃吧!乐毅无奈之下回到了自己的故国?赵国。

论战场正面对抗,田单实在不是乐毅的对手,但论奇谋诡计,田单那跟开了挂一般。反间计之后, 又有?飞鸟神师?计、?劓卒计?、?掘墓计?等各种诡计,成功阻止了齐人想要投降燕国的想法,鼓舞了士气和军民、民心,让齐国上下对侵略者无比痛恨,最后?火牛阵?绝杀燕将骑劫。燕军大败,那些被燕国征服的齐国城池纷纷反燕响应,田单以奇谋妙计成功恢复齐国,彪炳史册。

也正是齐国有了田单,乐毅强攻即墨5年不克,才改为围城,但又被田单用反间计给?请走?,导致乐毅没有实现自己灭齐的目标,最后死于赵国。 从战争结果来看,乐毅是败给了田单,田单的守城能力绝佳。

这也说明主导战争胜利的因素不只是统率能力和兵力的多寡,还要讲究策略和计谋,当然也要有点运气,如果燕昭王不死,恐怕田单也很难施行他的反间计。

赵奢成名之战,狭路相逢勇者胜,做到了连廉颇都不敢做的事

如果换做是赵奢,他与乐毅的境遇相同,结果也应是田单的手下败将。但赵奢称之为名将,战略战术素养和战争经验是高于田单的,如秦赵阏与之战,赵奢狭路相逢勇者胜,力破强秦,做到了连廉颇都不敢做的事。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赵惠文王问廉颇?可以去援救吗??廉颇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赵王又问另一将领乐乘,乐乘也是同样的回答。赵王再问赵奢,赵奢说道远地险路狭,谁勇猛谁就能胜利,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语句狭路相逢勇者胜?。

战国中后期,六国与秦军作战,败多胜少,赵军更是对战胜秦军没有信心,廉颇和乐乘的反应就表明了这一点。而赵奢敢战能战,他率军救阏与,出奇计制胜,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大败秦军,解阏与之围,取得了了不起的胜利,正是这一战奠定了其名将地位。

由此可见,乐毅和赵奢都有率军出击,与强敌正面过招的经验。而田单多用奇谋诡计,背靠城池作战,攻城野战方面与前两者有差距,但田单的治国理政能力是不逊色于乐毅和赵奢的。

田单治国理政能力怎么样

田单复齐后,个人威望直线上涨,担任相国又深得民心。齐国有一个老人徒步过淄水被冻坏,他亲自将裘衣解下来给老人穿上,让齐国老百姓称赞相国爱民如子,对田单更是异常尊敬。以至于让齐襄王嫉妒不已,认为田单是在收买人心,要夺他的国。

也难怪齐襄王会这么想,田氏代齐就是靠这种方式收买人心的,最后将姜氏齐国变为田氏的。但田单从来没有这种想法,尽管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还是被佞臣诽谤。田单知道齐王要怪罪后,脱掉帽子和鞋子,光着膀子来见齐襄王,跪请死罪,虽然齐襄王表面上谅解了他。但他始终害怕田单的才干和威信。

田单作为相国,有容人之量,有识人之能。貂勃曾骂田单是小人,田单与之交谈,了解貂勃之才后还向齐王推荐他,貂勃当上了中大夫。正是貂勃在田单危难之时,及时施救,除掉了陷害田单的九姬,保全了田单的名誉和性命。田单深知自己功高盖主,在齐国终不是长久之计,正好秦攻赵,赵国求助于齐,田单抓住这个机会来到赵国。田单建功后很快得到赵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国相,这同时也是对田单治国理政能力的肯定和欣赏。

总得来看,田单擅长谋略,奇谋诡计频出,适合守城。让其带兵攻城野战不是其长项,仅为赵国攻取燕国三城,可见这方面能力不是很强。而乐毅和赵奢都是进攻型的将领,其战例也证明了他们自己,田单明显处于劣势。

小结:

论攻城野战和统军能力:乐毅>赵奢>田单

论战斗作风和战略战术素养:赵奢>乐毅>田单

论奇谋诡计、守城拒敌和治国理政:田单>赵奢>乐毅

以上是个人拙见,欢迎拍砖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