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雨田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
采用热型连铸技术制备:(1)铜单晶研究。该研究 被国家经贸委立为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现已在河南省焦作市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生产,达到年产 200 吨单晶铜的生产规模,实现新增产值 800 万元 ;(2 ) Cu 基和 Ti-Ni 形状记忆合金研究。制备的形状记忆合金其抗疲劳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合金;(3 )键合线材研究。制备的 Al-1%Si 和单晶铜键合线材具有优异的可拉性能且性能达到国家标准。目前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封装实验室合作开展 Al-1%Si 和单晶铜键合线性能的研究工作;(4 )高速铁路用接触导线研究。制备的 Cu-Ag 高速铁路用接触导线其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目前正在开展电流作用对 Cu-Ag 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工作;(5 )制备 Cu 基块状非晶研究。该研究拓展了热型连铸技术,于 2003 年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资助。目前主要开展外场作用对凝固组织影响和电磁净化的基础理论试验研究工作,为开发新型连续定向凝固技术做前期工作。
2 、 (1)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热型连铸过程微观组织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在热型连铸的凝固过程中单晶组织的演化经历了晶粒迅速淘汰、缓慢淘汰和单晶生长阶段,提出了液 - 固界面形态对晶粒生长过程的影响;(2 )采用热型连铸凝固传热过程的显示交替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和微观组织模拟相结合的元胞自动机法,建立了微观与宏观统一的二维和三维微观组织模拟耦合模型,对热型连铸过程中铜单晶线材的组织演化过程随不同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准确、可靠且卓有成效的模拟,明确提出 CA 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热型连铸凝固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2012年6月10号下午2时30分,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拾荒老人当场死亡,一名在校学生受伤,于当天晚上甘肃省武警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肇事司机系兰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丁雨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