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让子弹飞》吗?
来源:郭鹏杰日记(帮我同学转学,很多人不理解。)
130分钟,子弹飞到终点,没有停下来。
姜文130分钟的让子弹飞,没有“尿点”,更别说上厕所了,一不小心就会丢失关键情节。紧凑的剧情设计,大胆的风格,激荡的场面,让人完全沉浸在姜文的世界里,长达两个多小时。这就是让子弹飞起来的魔力。
但我在其中看到了一个大胆而夸张的世界,是出于本能的考虑,也可能是在一种偏差的世界观指引下的职业惯性。
《让子弹飞一会儿》开始了一个紧张而夸张的画面。一辆由疾驰的马拉着的火车,带着一组由欲望和贪婪的角色演奏的歌曲驶来。他们是,收买了县长,阿谀奉承的师爷,风骚的县长夫人。这三个角色分别代表了三种令人痛恨的职业——虚伪的官员、无良的学者、贪财势利的小人。正是这些人在火车上唱歌跳舞。因为他们是这趟列车最大的受益者,有火锅吃,有歌听,有武装军人护送。
但是,问题是,火车只能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就像一个虚假的繁荣国家,火车不是自己走,而是靠几匹飞奔的马,以这种马拉火车最原始最低级的方式,维持这种看似富足的假象。火车上有既得利益者,也就是被收买的县长,马屁精,势利眼。这样一个模糊的开头,让我们嘲笑姜文的滑稽和姜文的天才,却无法让我们思考这一幕背后折射的是怎样的现实。
然后土匪出现了。抢了县长的假富贵火车,抢了县长的老婆,但是县长不但不生气,还想继续升官发财,继续剥削穷人。在各种借口下,官员与当地大亨联手,通过欺诈手段剥削穷人,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土匪的到来打乱了既定的升官发财渠道,也彻底迷惑了被收买的县令张耳和尚。“土匪不抢钱,还送钱?”对于买下它的县长来说,一直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土匪说:“我不要穷人的钱,只要富人的钱。”这很有意思。这还是真的土匪吗?分明是杀富济贫的“侠盗”。姜文,成了这个“侠盗”形象的代言人。
官商勾结,找借口,鱼肉百姓的民国画面,让生于现代的我们根本尝不出任何历史沧桑,反而感同身受。飞一般的房价几乎等同于土匪抢劫,让我们无家可归;毒奶粉,地沟油,李刚父亲,钓鱼执法。。。看起来这些都是姜文在电影里极力想让人看懂的东西,但在电影里,这在黄四郎嘴里叫“土匪”。造成土匪的不是穷人,而是黄世让这样的本地富豪。他们强迫好人卖淫,让很多完整的家庭离散,然后上山当土匪。
紧接着,土匪开始与黄石郎厮杀,期间黄石郎杀死了县令的媳妇老刘、老三以及县令,土匪最终打败了黄石郎。想要钱?寻找富人。富人拿回自己的钱,激起了人民的欲望。想报仇吗?把枪给每个人。
然而,问题又来了。有枪还是不敢打。只有诺诺躲在角落里看谁会赢。“谁赢谁帮”,土匪的话道出了这个群体的惯性,讽刺了中国普通公民的奴性心态。想打却不敢打,不敢抢,有枪,却没有人有勇气拿起枪为自己的利益而战。这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姜文的解决办法是抓一个假黄四郎,当众杀了他。现在,大众的欲望和勇气来了,他们疯狂地冲进黄世让的地堡,拿回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其实在这里,姜文不得不采取欺骗的手段,让愚昧奴性的群众敢于站出来。但这种方式不是靠开悟,而是靠欺骗和诱惑。通过欺骗和诱惑,穷人打败了富人黄石郎。谁不是这样的?当今社会,就算有枪,你敢站出来吗?有人来你家拆拿,你敢开枪吗?大多数人不会,甚至不会,充当权力的走狗和拥护者,然后通过做狗来获得主人和领主的施舍。
最后黄四郎被打倒。穷人翻身成为富人,抢走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有了自行车,不再和土匪合作。用他们的话说,“和你一起工作很无聊。”然后,他们打算去上海,在最富有的地方享受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而不是想着如何继续捍卫自己的收入。于是,最后,姜文继续重复开头的一幕。一列火车继续被疾驰的骏马拉着,载着一群没有公民意识,没有自我觉醒的穷人驶向上海,驶向他们所谓的繁华。
可见姜文对他们也是很失望很无奈的。而缺乏觉悟的人,即使在欺骗之下获得了自己的东西,仍然无法懂得如何守住这份财富。所以他们的车,和他们买的县长一样,只能是虚假的荣华富贵,只能是短暂的享乐。而姜文,就像一个无助的老人,继续坐在他的马上,跟随着这辆搞笑的火车,等待他的下一次灭亡。
可以说姜文,在电影里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现实,如何在历史教科书里品味现实的沧桑与无奈,最后给了我们一条最直接的路。那就是:每人一把枪。但如果持枪的人缺乏理性意识和公民观念,结果只能是一群和吴居仁一样唯命是从的暴徒和帮凶。
姜文的子弹飞了,130分钟后依然没有落下。就像姜文最后一双失神的眼睛在考虑观众的眼镜和灵魂。
姜文眼中的公平,可能在子弹落地的那一刻就来了。但是你能跟上这颗看似普通的子弹吗?
我希望你能在先生们看完之前去看看,不要让他们没收我们的子弹。
其实电影是有漏洞的。姜文说他是蔡松坡(也就是蔡锷)的手枪队,当时17岁。但按年份来说,故事发生在民国八年前后,应该是1919,蔡鄂护国军也是1916(洪宪元年)。这期间与姜文40岁的身份等沧桑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