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造为何不买国产?我国再次进口俄制装备
能造为何不买国产?我国再次进口俄制装备,飞机带武器整套带走
在这些年里,我国和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交流。在中俄的交流中,我国也买入了一些武器。
就比如2019年时,中国就再次进口了大量俄制装备,为包含86架米-171直升机在内的***计121架直升机。而且我国不单单是买飞机,还连同整套武器打包带走。所以我国在目前已经能自己制造直升机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国产要靠进口呢?
直-18和米-171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俄罗斯的直升机有很大的优势。目前这世界上就数俄罗斯和美国的直升机技术最强,这两个国家在直升机领域都是第一梯队。在美俄之后,法国算是第二梯队,我国在这些年来的追赶中也算是跻身第二梯队。虽然我国现在的直升机技术已经算是国际先进水平,但和俄罗斯的直升机比起来依旧有一定差距。
俄罗斯的米-171对应的是我国13吨级的直-18直升机,直-18的前身是直-8,而直-8立项的契机是我国的海军航空兵当时需要这么一款直升机。所以直-18这款直升机是以海军需求为底子发展起来的直升机,高原性能不算出色。再加上我国航发上的劣势,直-18在面对米-171的时候,在高原性能上有明显的劣势。
而中国的西南边境,又恰好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且介于印度和中国目前的外交关系,我国西南边境的军事压力也算是比较大,需要很多的直升机来完成巡航、运输、救援等任务。如果中国没有足够高原性能优秀的直升机,那在西南边境就会比较吃亏。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我国要买足足80多架的米-171了,实在是我国现在的“高原直升机”还有很大的短板。除开质量原因,俄罗斯直升机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那就是性价比。
中国对米-171的国产化尝试
其实米-171这款直升机我国曾尝试过国产化,当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为了活下去到处砸锅卖铁凑钱。我国领导就曾提出引进米-171直升机的生产线,当时俄罗斯已经穷得快过不下去了,正是抄底的大好时机。结果我国把生产线拉进来,发现引进米-171后自己造比买还要贵,结果米-171的生产线就停了。
俄罗斯的直升机工业体系整合得非常好,从技术成熟到生产量庞大,又让俄罗斯将直升机的成本平摊了下去,这种种因素集合起来,让俄罗斯生产直升机的成本被压低到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当然,我国仿制米-171结果比买的还贵也有自身的原因。很多人一谈起中国武器的发展,都会有中国武器基本都是由苏系武器发展而来的刻板印象。其实在直升机领域,中国走的是法系,或者是欧洲系的路子。我国的很多直升机技术都起源于欧洲,比如直-10、直-20的桨毂,都是在欧系直升机技术上改进出来的。
中国直升机以欧系作为基础,要生产俄系直升机的零部件,自然会贵很多。虽然我国也尝试过压低生产成本,但架不住俄罗斯直升机自身也很便宜,两个因素一叠加,就显得中国仿制版的米-171很贵。
中俄的贸易逆差
我国买俄罗斯直升机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经济上的问题了。俄罗斯从苏联解体后经济就没咋好过,虽然靠着能源和粮食还能勉强过下去,但俄罗斯不能只靠能源和粮食,毕竟俄罗斯总不能倒退回第一次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转,俄罗斯开始从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
靠着粮食、能源以及从中国进口的轻工业,俄罗斯能维持内部社会的正常运转,但这又冒出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贸易逆差。中国给俄罗斯提供轻工业产品总不能白送,而轻工业产品别看价值低,累计起来的价格也非常高了。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就会导致欠债,并最终导致国家破产。
这一点上斯里兰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国家没啥拿得出手的产业,长期进口外国商品导致长期逆差,长期逆差又导致长期借贷,最终让斯里兰卡走向破产和社会崩溃。对于俄罗斯来说,它对中国有吸引力的东西就三样,一是粮食,二是能源,三就是武器。
粮食这东西的价格比轻工业产品低多了,更不要提我国自身就是一个产粮大国。能源这东西我国也遵循不能依赖一个国家的政策,因此从俄罗斯那里进口能源的数量有限。如此一来,就只有武器这种高附加值的产品能抹平中俄之间的贸易逆差。
对中国来说,俄罗斯内部经济和社会完全崩溃绝对不是好事,尤其是在当下中美在经济、政治上有高度矛盾的当下。因此我国从俄罗斯这里进口大量武器,也算是变相地给俄罗斯输血。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之间也有巨大的贸易逆差。
在美国去工业化,开始迈向金融经济后,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就在不断增大,尤其是在非第三产业的实体贸易领域。但中国又在美国那里买不到什么好的东西,买武器美国有对华武器禁运,买粮食中国市场对美国粮食的需求又不大,买能源这东西的交易额度也不算太大。
因此前几年中国手里捏着的美元和美债越来越多,到最近一两年我国大量对外输出生产能力,同时也脱手美债和美元,这才把这笔钱用出去。当然,我国也是很希望买到美国武器,抹平中美贸易逆差的,但美国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