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赵高

1. 文言文《指鹿为马》赵高简介

赵高,原为赵国宗族远支,其母在秦国服刑,故兄弟数人皆生隐宫。

赵高为内官厮役,因精明强干,通晓法律,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赵高和胡亥随从秦始皇出游会稽,还至平原津,始皇病危,乃为玺书赐长子扶苏,命其将兵权交给蒙恬,返咸阳主持丧葬。

赵高当心蒙氏兄弟对自己不利,遂与胡亥、李斯合谋,秘不发丧,诈造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赐扶苏和蒙恬死。胡亥还至咸阳,立为二世皇帝,赵高任郎中令,常居宫中参与决策。

他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诛戮宗室、大臣。群臣、诸公子触犯秦二世意旨的,都交赵高审治。

赵高惟恐大臣入朝奏事告发他,又劝二世深居禁中,不朝见大臣,以此进一步专擅朝政。后来他又逼迫胡亥自杀之后立了子婴为皇帝,不料的是子婴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却将赵高给杀了,并且还诛杀了他三族。

2. 《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1、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2、为了检验群臣对他篡位的态度,有一天朝会,赵高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并说这是马。二世以为赵高开玩笑,询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慑于赵高的 *** ,有的说是马,有的沉默,也个别的说是鹿。导演了一出历史上有名的“指鹿为马”的丑剧。事后,赵高把说鹿的大臣都杀死了。从此,赵高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伎俩层出不穷。当农民起义已严重危及到秦朝的统治,怠于政事的秦二世对此有所察觉,对长期专权的赵高产生了不满。坏事做尽的赵高害怕二世追究他的过失,决定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己掌握的宫内外大权派亲信强迫秦二世自杀,然后操纵政局,欲立秦二世之子公子婴为秦王。秦王婴认识到赵高的险恶用意,经过周密的策划,在赵高督促其到宗庙受玺的时候,令早已埋伏好的手下人挥剑杀死了赵高,结束了赵高罪恶滔天的一生。最后赵高自己也落得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0.A 21.C 22.D 23. ①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

(“微”1分,“殆”1分)②当初陛下和我们几个人在丰沛起兵,平定天下,是多么的雄壮啊!(状后1分,“何其”1分) 24.舞 阳 侯 樊 哙 者 ∕沛 人 也 ∕以 屠 狗 为 事∕ 与 高 祖 俱 隐 解析 20.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实词。B项应是“难道”;C项应是“像屏风一样遮挡着”,D项应为“驻扎军队”。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针对文言实词,考生应注意试卷上不考核对词义的死记硬背,而是着眼于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并且多关注那些文言文中出现频率高的、教材中常涉及的实词。

最后要结合语境判断,而非单纯“字典式”释义。方法上应积累典型句,建立储备库;因文定义,结合语境解释;语法分析,依据成分推词义。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筛选能力。C项中,①句是介绍樊哙跟随刘邦进攻胡陵、方与的事;⑥句是樊哙等人劝谏刘邦的恳切态度。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易错警示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间接表现”等字样(本题中为“全都说明”),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设题点在——“勇敢豪爽”, 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①句是介绍樊哙跟随刘邦进攻胡陵、方与的事;⑥句是樊哙等人劝谏刘邦的恳切态度;排除这三项,自然得到答案。

2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不正确,因为原文中“岂自知附骥之尾”的意思是“没有预知能依附他人而成名”。

“表达含蓄批评”也是没有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比如本题的D项,选项内涉及内容点“自己的努力”“名垂汉廷”,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文本相应位置,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没有“自己”之说。 23.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第一句中,“微”,无,没有;“殆”,尽。第二句中,状后后置,在丰沛起兵;“何其”,多么。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2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根据判断句式,“…者,…也”,可以在此两处断开。后一句可以从“以…为”来判断。

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 名师点睛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后根据内容或层次,能断开的先断开,注意句首、句末虚词——“之”、“也”、“则”,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正确地给文言断句不是十分容易的事,除了遵循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运用适当的方法外,还必须具备比较丰富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还应多读古书,经常实践,这样才能逐步做到标点正确。

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

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

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项羽就设宴犒赏军中将士,酒兴正浓之际,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像屏风一样挡在沛公的前面。

当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

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喝完酒,然后拔出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

项羽问他:“还能再喝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