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岛效应,会有什么危害?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温度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它用两个有代表性的测量点之间的温度差来表示。热岛效应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在近地表等温线图上,郊区温度相对较低,而市区形成明显的高温区,像一个暴露在水中的岛屿,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中心一般比周边郊区高65438±0℃左右,最高可达6℃以上。大城市散发的热量可以达到接收到的太阳能的2/5,从而提高城市的温度。

在城市热岛的作用下,近地面产生从郊区吹向城市的热岛环流。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雾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所以城市的降水量比郊区多。对欧美很多大城市的研究表明,城市的降水量一般比郊区多5%~10%。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是一个现象。一方面,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现代大城市人们日常生活排放的热量。

另一方面,城市内建筑密集,沥青、水泥路面相对于郊区的土壤、植被对应比热容小(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反射率小,吸收率大,使得城市白天吸收和储存的太阳能比郊区多,夜间城市内的温度仍然比郊区高。这使得人们容易患热病,污染和死亡率增加。

夏季空气循环减缓时,热量输入会急剧增加。由于城市蒸发系统适应性低,城市温度会急剧上升。同时,由于空调和火电厂的加速运行,会造成恶性循环,加剧城市气温上升。城市蒸发量的减少也形成了城市干岛效应,增加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稳定度,难以发生垂直对流,容易形成近地面高温,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如霾和光化学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