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黄杨木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鉴别黄杨木。
1、看断面年轮
黄杨木的生长周期长于其它树种,黄杨木断面,可看到细密的年轮。
而其它木料年轮相对粗而稀。
2、看木的色泽
黄杨木色泽天然黄润温厚。
作伪的其它木料飘浮发涩。
3、看木纹
黄杨木的木纹特别细腻,用手触摸光洁滑润。
其它木材显得粗糙,跟黄杨木无可比拟。
4、用香蕉水擦拭
黄杨木雕存放中色泽会逐渐变深,有经验的藏家根据色泽深浅和包浆可大致判断出作品年代,常见的黄杨木雕作旧,是用一种“油麻色”染制而成,色泽不自然,没有包浆,鉴别时可用棉签沾少许香蕉水轻擦拭,赝品会掉色,而自然变色的黄杨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扩展资料
黄杨木雕以用黄杨木雕刻用材而得名。黄杨木雕的国际影响巨大,早在本世纪初,朱子常等创作出的“捉迷藏”等优秀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和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国际大奖,使黄杨木雕轰动海内外。
黄杨木为珍贵的常绿灌木,生长在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之间,黄杨木树种成材时间长,且资源日渐稀少,直径20厘米的根材,要生长500年。用作雕刻,纹理细腻,质地坚韧。
另外,黄杨木坚韧光洁、纹理细腻,具有象牙效果,年代愈久愈深,古朴美观。黄杨木雕雕刻技法丰富,除了圆雕、镂雕、浮雕外,还创作了镶嵌等多种技法,有很高的艺术性。黄杨木雕主要用于艺术欣赏品,因此雕工非常讲究。
黄杨木雕以黄杨木为材料,是一种质地精美,纹理细腻的木雕工艺品。最初是作为民间龙灯的附属装饰物而出现的,后逐渐从附属的地位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优美的工艺欣赏品。
黄杨木雕最早单独出现,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李铁拐”像,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到了晚清民初,浙江温州大家朱子常的黄杨木雕更是精品。
本世纪初,温州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家朱子常运用独特的技法创作了《捉迷藏》、《布袋和尚》等优秀作品。
1910年,他的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展出时获得了优秀奖。1915年,又参加了巴拿马赛会,获得二等奖。从此,黄杨木雕名声远扬。
中国新闻网-老木雕近年涨幅大 行业禁拍令间接推波
百度百科-黄栌
百度百科-木雕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