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
宋应星,字长庚,南昌府奉新县(在今江西)人。自幼酷爱科技。29岁时,与胞兄同科中举。后来,5次进京应试,却不得中。这五次从江南到河北的数万里行程,他获得了原先在书本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量工农科学技术知识。他虽未能得中朝廷的进士,却为他成为中国科技史的权威打下了基础。
宋应星49岁时出任江西省分宜县教谕,后又任福建汀州推官、南京亳州知府等职。在教谕三年任期内,宋应星利用授课余暇,对古典科学进行了系统总结,写下了《天工开物》,这年宋应星方才51岁。公元1637年,其巨著刚刚写完,就在友人帮助下雕版付印了。这年是明崇祯十年,故《天工开物》的初版又叫崇祯版。
后来,历史上对宋应星在51岁后的事迹就记之甚少了。《天工开物》***分18卷,内容浩瀚,包括谷麦豆麻的栽培与加工,蚕丝棉苎的纺织与染色,制盐、制糖、榨油、铸铜、冶炼、开矿以及制作砖瓦、陶瓷、器具、车船、石灰、硫磺、白矾、兵器、火药、纸、蜡等各种生产技艺。
书中对各种产品从原料到加工的全部工序、方法等都有较详细的说明。书中还绘有123幅精美的插图,所绘插图结构准确、比例恰当,立体感很强。依其图样与数据,即可将所绘的各种机械、设备重新制造出来。其中所绘提花机、钻井设备、轧甘蔗机、大型浇铸和锤锻千斤锚、阶梯式瓷窑、玉石加工磨床等都是世界最早的科技图录,在科学史上有很高的价值。
《天工开物》不仅注重总结传统的科学技术,对当朝的新技术也注意研究。比如其中就记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锌技术。该书的这一记述早已引起欧美化学家的注意,凡化学文献论述到金属锌的最初冶炼时,通常都要提及《天工开物》。
所以他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