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悲伤的电影,中国的?

除了唐山大地震,我想不出还有什么电影。可能有人会说是中国版的汶川地震,但是没有唐山地震能勾起回忆。虽然我是个男的,但是每次看都要哭,真的很感人。

2012年7月10日晚(全国上映前10天),根据1976唐山大地震电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

全球首映在唐山体育场举行。CPPCC主席刘,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荣,CPPCC副省长,孔晓军等15000人观看了电影首映式。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玲的小说《余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大地震在23秒内将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一位年轻的母亲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无奈牺牲姐姐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也让幸存者陷入了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但最终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得以解脱。这部电影的导演冯小刚说,他希望观众能看到一个温暖的故事,讲述如何从唐山大地震中保持心灵的活力。

“倒塌的房子都建好了,妈妈心中的房子却再也没有建好,在废墟中生活了32年”——在她心中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叫做希望。虽然创伤不能使她的生活完整,但我们看到他们仍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我是唐山人。我从拉尸体的车里爬出来。躺在我旁边的是我父亲。”——这是地震中幸存的倔强的唐山姑娘邓芳告诉男友自己怀孕了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她毅然放弃学医,成为了一名单亲妈妈!很多年前,母亲为了救哥哥放弃了她,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她选择了生活。地震多年后,儿子问母亲袁妮为什么一直单身,母亲说:“我不是没人要。你父亲救了我的命。这世上怎么会有用生命爱我的男人?”——留着这样的男人一辈子,值得!很多年后,袁妮一直不愿意搬家。每次烧纸的时候,她都会说起自己的家庭住址。她害怕孤独的灵魂不知道回家的路。她害怕她最爱的人迷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是亲人,就算阴阳相隔,也是亲人!邓芳给他的养父买了一件棉袄。穿上后,他发现袖子长了。“我一直以为你很高。你的袖子为什么长了?”我们只在乎长大,却忘了父母也会变老!“不,我知道离开意味着什么。”这是袁妮最后悔的。“记不清了,但是忘不了。”方丹在最后一刻这样对他的养父说。是的,有些事我不愿想起,但不代表我可以一辈子忘记。

观众深深的感受到,电影结束的时候,我看着旁边的他,看到他满脸泪水,他也在流泪。因为他是四川人,所以电影放到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紧紧握着他的手,他抖了一下。电影中,一位母亲为了救女儿的官兵的安全,支撑起了整栋楼(压着女儿腿的木板和上面的柱子)。当我们面对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放弃!做出这样的决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被收养的邓芳长大后离开养父母家多年。当她再次出现在养父面前时,老人问女儿为什么不回家。当女儿害怕父亲担心时,年迈的父亲愤怒而激动地喊道:“我天天担心……”这是我的父亲。你觉得他很远,但你一直没有离开他宽容的心!在影片中,邓芳的人民解放军来自第38军。其实当时参与抗震救灾的还有39军和40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