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旅游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1缺乏优秀人才
人才是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第一因素。没有专业人才,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无从谈起。自古以来,戏曲一直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和休闲娱乐方式之一。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每到过年过节都会看几场戏,听几首歌,为自己平淡的日子增添资本,或者为自己本已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人心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审美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流行歌曲和一些快餐式的艺术表演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白月光,但中国传统戏曲却逐渐被人们所忽视。现在喜欢听戏曲、懂得欣赏戏曲、愿意学习戏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戏曲也逐渐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境地。
比如,目前专门从事戏曲创作和剧本写作的人,自身能力素质稍有欠缺,无法深入把握戏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或者对相关领域的戏曲文化特点不熟悉,就会导致创作出来的剧本搬上舞台后水土不服的情况。此外,一些地方剧团受资金等诸多因素限制,剧团内没有灯光、编导、编剧、导演等专业人员,导致搬上舞台的戏曲节目质量不高,戏曲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1]。
1.2戏剧教育缺失
目前,中国戏曲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职业教育缺失的问题。比如一些地区缺乏相应的戏剧专业和教育环境与条件。新人即使想读书,也会去外省和全国高校深造,直接导致有志于读书的年轻一代人才流失。除了这个问题,现在的戏剧教学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学校的戏剧表演班,大部分学生入学后都是在整班制下学习排练。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们可能或多或少培养了默契,有了“表演组”的精神,但在老师“毕业”的指导下,学生们各奔东西,在这里培养了默契感和合作感。所以这种教书育人的模式不利于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此外,在当前的戏曲教学中,教师不太注重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间接导致戏曲缺乏创新,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
1.3的推广不足。
对当前现象的分析表明,戏曲社会影响力逐渐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戏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目前,社会环境仍在变化。00后、90后甚至80后的孩子,已经不再成长在逢年过节都要听一场大戏的时代,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印象也相对浅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仍然不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