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是我一辈子的痛

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一个画家。在孩子对世界还是一无所知的时候,替你决定了你人生的底色。

有的父母注重教育,带你翻阅书海,去领略诗人的喜怒哀乐;

有的父母注重自由,带你走出家门,去看最广阔的大海;

而有的父母相信读书无用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甚至连选择的权利都要被剥夺了。

人生也许本来就不太公平,有些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对于另外一些人却是穷尽一生都想得到的东西。

当人生的第一次哭声响起,人生便没有了回头路。原生家庭对我们有影响这是一定的。但是这不能直接决定我们的人生。有些人没有得到原生家庭的优待 而陷入桎梏中不可自拔,为此搭上自己的一生 ;而有些人虽然没有得到原生家庭的优待,但是他们依旧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以上几位是我从网上节选的一些网友自身真实的故事。十分赞同最后一位网友的话“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和他不一样的人”。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大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影响性格

总是是自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自信,即使别人都认为你很优秀了也会怀疑自己。

第二点:影响婚姻恋爱

大多数人亲密关系的形成甚至婚姻的模式,都是遵循父母的婚姻关系。例如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从小缺少父爱,在长大后的爱情以及结婚对象都是偏向于找一个“爸爸”样的人来做结婚对象。这一切都是源自孩童时期对父爱的缺少。

第三点:影响亲情

家长与孩子关系好的家庭,孩子会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寻求父母的帮助;

而家长与孩子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会害怕父母责骂,而不敢向父母袒露,最后导致孩子独自承受结果。例如家长与孩子关系好的家庭,孩子在学校打架,家长到现场会先了解孩子打架的原因;而家长与孩子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在学校打架会先选择向家长隐瞒,即使自己是对的。

第四点:影响金钱观念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金钱观念的形成,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直接的联系。

例如从小父母教育孩子节俭,赚钱不易的观念,那么孩子就会在内心养成不敢花钱,不配花钱的病态心理;而父母花钱大手大脚,孩子也会养成一样的习惯;又如小的时候物质金钱极度缺乏的人,在长大后对于金钱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就像《人民的名义》中那个赵德汉,敛财无数却不敢动用分毫。

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是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原生家庭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出来,重获自信与力量,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都挺好》中有这样一段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

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不妨再来了解一下哪些行为能造成影响吧!!!

第一种: 过于严厉

虽然俗话说“棒槌下出孝子”,但是 过于严厉的家庭,会缺少一些温度。严厉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伴随着以下特点。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态度;虽然表面很乖,但是只要缺乏管制就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有的甚至还容易出现反叛、放纵自我;爱撒谎、没担当。

第二种:过于溺爱

溺爱顾名思义就是总是纵容你去做不可以做的事情,有句话是怎么说的“宠子如杀子”。过度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懂得回报、以自我为中心、没担当。 2012年10月,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之子李正源涉嫌醉驾殴打执法交警,其父李亚力动用各种关系将此事隐瞒下来。可纸包不住火,父子俩均受到法律的制裁。溺子如杀子。

第三种: 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对于孩子来说等于缺少价值观、独立自主能力、安全感,这里的过度指的是父母什么都要担心、过度焦虑,这不让做、那不让做,什么都想帮孩子做。就如同《变形记》里的“巨婴 刘思琦”“一样,连吃饭都要人喂,生活不能自理。当然啦现在刘思琦已经改过自新成为了一名服装设计师。

第四种: 过度惩罚

每个孩子自小到大多多少少都会被父母惩罚过,但是却有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的过错“零容忍”,非打即骂。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在一边否定父母一边接受父母的养育,内心就会十分纠结。他们会认为世界是不可信任的。

第五种:忽略孩子

对于家长而言更大的责任是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所以常常会忽略孩子。但是孩子经常被忽略也是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一些孩子就会用 大声的语气或过激的行为等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都会缺少关心,性格孤僻渴望关爱。一旦被人关心就很容易把别人当成世界上对自己最好的人,特别是女孩子。

第六种:父母之间关系恶劣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对于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如果父母之间天天吵架,甚至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婚姻观、责任感、安全感,还非常容易走极端路线。

第七种:完美主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想必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但是过于追求完美,对于孩子而言是痛苦的。 成长于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性格中有焦虑、畏惧强权的部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一旦做不好事情,往往认为是自己的错,甚至会失去再尝试的动力。

第八种:亲情冷漠

世界上不止有热情的父母,也有冷漠的父母。他们对于孩子的要求总是拒绝,也不和孩子亲近。成长于这种家庭的孩子有两个极端,要么极度冷漠、要么极度热情,这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极容易自闭,自我否定。

当我们意识到有哪些行为是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后,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改变。对于已经发生的伤害,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别人、评判别人、怪罪别人、抱怨别人,那样只会让痛苦延续,是一条不归路。

我们应该停下来,去看这件事对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该放下就放下,该原谅就原谅,生活总要过下去。

活在当下,别让悲剧重演

祝愿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过得越来越快乐。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可以有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