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弹道导弹

短程弹道导弹

短程弹道导弹属于地地战术导弹范畴,射程一般在1000公里以下,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炮兵射程之外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固定及活动目标,如核武器发射阵地、前沿飞机场、坦克集群、部队集结地、固定防空阵地、交通枢纽等。

武器性能

中文名:短程弹道导弹

定义:射程一般在1000公里以下,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的导弹

类型:导弹

拥 有:中国,美国等

用 途:战争

时 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发展概述

人类对短程弹道导弹的研制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其“鼻祖”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国鼎鼎大名的“复仇武器”V-2导弹。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后的,这种导弹已经发展了20个类型,装备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导弹的研制和生产主要集中在美、俄、法三国,但武器及其制造技术的扩散却相当严重。

拥有此类导弹的有美国、英国、德国、中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土耳其、希腊、法国、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古巴、匈牙利、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科威持、伊朗、沙特阿拉伯、印度、以色列、北朝鲜、韩国、也门等。

青睐

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对这种武器越来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两伊战争过后,伊拉克和伊朗均将这一武器视为重要的“撒手锏”来加以重点研制。(后来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前,在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当中,内容之一就是不许其拥有射程超过150公里的短程弹道导弹)北朝鲜据称也在“飞毛腿”导弹的基础上掌握了相关的导弹制造技术。而长期敌对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也在这方面的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并有相当的研究成果。

短程地地战术导弹之所以受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青睐,主要原因是:它可换装化学和常规弹头,能给对方以常规威慑,给其造成军事和心理压力;战争中能有效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并能攻击城市等面状目标;作为战场压制兵器,比火炮的射程远,威力大;和飞机相比,具有易于突防,不受气候影响和减少人员伤亡等显著特点。

俄、美、法三国现役短程地地战术导弹有:前苏联的“蛙”7、SS-21、“飞毛腿”B、SS-23、“薄板”、SS-22;美国有“长矛”、“潘兴”ⅠA;法国有“哈得斯”(又译“冥王星”)。

“国器”

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方面起步相当早,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就。当中有三件代表武器,被外界认为将在我国未来可能的反分裂战争当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均出自“东风”导弹家族(又称“M族”)。

一、东风7型短程弹道导弹

又称M7型导弹,其特殊性在于其研发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拿来主义”,是使用我军早年曾大批量装备,早已经过时淘汰的“红旗-2”型地空导弹的基础上换装制导装置改造而来的,是我军战术导弹中,唯一一型采用倾斜方式发射的弹道导弹。

由于我军拥有的“红旗-2”导弹库存非常可观(估计可达到数千枚之多),而且这种导弹造价十分低廉。也这使得东风7型导弹的成本极低,在实战当中的运用有着相当高的效费比。

二、东风11型短程弹道导弹

又称M9型导弹,在1999年建国50周年阅兵当中首度公开亮相。与技术上已显过时的东风7相比,东风11型导弹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性能的一型导弹系统,具有反应快、精度高、威力大、且不易被拦截的优点,为我军二炮部队短程弹道导弹主力之一。

据境外消息称,东风11型导弹可能借鉴了由研制卫星和航天技术而来的相关技术,使得弹头具有再入大气层时机动变轨的能力,也就使得“爱国者”PAC-2型导弹(台湾主要用于反导的防空导弹)在拦截时面对相当大的压力。

由于这种导弹当中的技术含量相当高,尽管其最高射程为300公里,不违反MTCR(导弹技术控制条约)的国际限定,但是中国一直严格限制这一导弹的出口。

三、东风15型短程弹道导弹

又称M11型导弹,为我军现役短程弹道导弹的佼佼者,其最早亮相也是在建国50周年的阅兵式当中。在1996年我军以震慑“台独”分裂势力为目的的那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当中,据称这种导弹曾对台湾附近的海域进行震慑性的多发实弹发射,并成功击中了预定目标。

东风15型导弹可看作东风11的加强型号,其弹头战斗部更大,精准度也极高,射程也延长到500公里(据称还有一种射程高达1200公里的增程型号),并可携带威力巨大的集束战斗部(威力可能达到小型核武器的破坏力),成为我二炮部队“外科手术打击”的又一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