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肃凭什么说反吕布
李肃第一步,向吕布手下表明身份,有故人来访。
其实,李肃和吕布关系究竟如何呢?我看很一般。李肃此人能屈身从贼,可见不是什么有操守的人,追随董卓也就是为了高官厚禄。而吕布呢,此前一直不甚得志,也就是丁原一卫士头。董卓进京也有段日子了,而李肃和吕布竟然还是初次相见。猜想吕布此时心中肯定疑惑:这李肃本是董卓老贼的人,为何今日来寻我?不过,凭我手中方天画戟,见见他又如何?李肃本文人,又兼故友,虽然关系平平,但见见面也无不可。这样,李肃就有了进一步发挥的机会。
第二步,表明身份,直接献马。
两人寒暄也并非闲笔。看李肃问吕布:“贤弟别来无恙!”李肃是知道吕布的近况的,故只是随口一问,问问身体如何,打个哈哈。吕布就不同了,第一时间打听李肃的官职,李肃当即表示,我现居虎贲中郎将之职。其实李肃应该是很为自己这个官职而骄傲的,同学之间,比比官职,然后获得小小的优越感,也是人之常情。可是李肃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因吕布还有戒心,再深入吕布就有些难堪了。李肃直接转入献马的环节。“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献马强调两点,其一,马好,速度快,技能高;其二,吕布神勇,名马自然当配英雄!
吕布一听就上钩了,立刻叫人拉马来看。而吕布本是小人,当然以己度人。李肃送马,当然自己也应有所回报。
第三步,李肃退一步,说自己不忘报。
若此时李肃提及杀丁原之事,吕布定然疑心。此时表明自己只谈友情,不求回报,让吕布非常开心。本来还担心李肃带了重礼,会有让自己难堪的附加条件呢?于是吕布大喜,摆下酒宴和李肃痛饮起来。吕布是真高兴,李肃是真劝酒,自然是吕布喝的多,不知不觉,吕布就有些样子。一旦酒意上来,就算是两个陌生的男人也会开始称兄道弟,再不设防,何况两人本来就是同学,吕布又觉得李肃本无所求。李肃觉得时机已到,于是,于是开口提出自己的要求。
第四步,李肃故意提及吕布令尊,慨叹吕布未遇明主。
李肃说,虽然我和老弟很少相会,和令尊却经常喝酒呢。吕布当然说,李兄你醉了,我的父亲死了十多年了。李肃哈哈大笑,说,不是啊,我说的是丁原丁刺史啊。吕布登时脸红,说,我在丁建阳门下,也确实出于无奈。
在古代,认他人做义父,本就有背祖忘宗之嫌,何况丁建阳对吕布,非亲非故,只是丁原是荆州刺史,吕布投身门下,渴望能够出人头地而已。若是陌生人,吕布自然不会脸红。可是面对李肃,这个少年时期的好友,自己家里什么情况李肃怎么会不清楚?吕布一下子就仿佛没穿衣服站在李肃面前一样,当然会难为情。
李肃语言却丝毫没有嘲笑吕布的意思,反而大赞吕布武艺盖世,四海闻名,若是想求得富贵,实在是如同他囊取物一般容易。吕布一听心动。自己屈身丁原门下,不就是想借助丁原的权势吗?
第五步,李肃盛赞董卓英雄,终将成就大业。
董卓的霸道和权势,吕布是深有体会的。虽然说丁原是荆州刺史,但是面对董卓,依然是绝对的弱势。若非当日有自己在场,丁原早已命丧朝堂。而在京城外董卓有二十万大军,真要灭丁原,就像捏是一只蚂蚁一样简单。至于说董卓“敬贤礼士,赏罚分明”,在吕布看来,自己就是贤,董卓要是重用自己那就是敬贤,要是厚赏自己,那就是赏罚分明。更加上李肃说董卓“终成大业”,那就是讲董卓有争夺天下的大志,自己若是追随董卓,官职当然更大,搞不好自己也可以当个皇帝试试。
于是吕布表示,我也想跟随董公,可惜没人引荐啊。李肃一听笑了,斥退左右之后,就把自己是董卓密使的身份告诉吕布。同时摆上金银财宝,一样一样成列在吕布的面前。董卓当时是给了李肃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此时,据算是李肃只给吕布黄金一百两,明珠十颗,玉带一条,吕布也会心花怒放了。
第六步,暗示吕布杀丁原,为进身之礼。
此时,吕布已经沉醉在追随董卓之后的幸福生活中。李肃重新提起自己的官职,就算是自己这样没什么才华的人,都可以当虎贲中郎将,要是你去的话不知道会当什么大官呢!李肃又给吕布画了一个大大的饼。吕布自然感激,自己白得了千里马,得了这么多金银珠宝,总要做点什么才好。
李肃说,要想立功也很简单,只是怕你不肯做。为什么不肯做,因为杀丁原会招来弑父的骂名。吕布当然听懂了,吕布也不是没有犹豫。他考虑了很久,最终官位和权力的诱惑最终战胜了道义。吕布说,我想杀掉丁原,然后率领军队归顺董卓,你看如何?李肃一听大喜,又担心吕布事后反悔,就催促吕布及早动手。
在当天晚上,吕布就一刀把丁原的人头割下,。割下之后,吕布在营中大叫:丁原不仁义,我已经杀了他。愿意追随我的就留在这里,不愿意的各自离开!吕布本以为自己可以一呼百应,没想到士兵走散了大半。
第二天,吕布带着丁原的人头,正式拜在董卓的门下。
纵观李肃此人,劝说吕布,准备充分,以名马动其志,以珠宝惑其心;以退为进打消吕布戒心,以董卓大业引诱吕布卖命;用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吕布归降,不费一兵一卒杀掉了董卓大敌,足称三国利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