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剧是非遗项目吗

是的。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获得“彩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为保护临桂彩调这个传统项目,临桂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临桂彩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相关保护、传承、发展计划和措施,建立以学习、表演彩调为主的“20个优秀村屯文艺培训基地”,以表演、传承彩调为主的“10个优秀彩调生态保护村”,对彩调艺人、彩调队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技术指导,使临桂彩调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

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极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

由于深深扎根于乡村民众之间,又和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彩调形成了内容谐趣、形式活泼的表演风格,号称彩调“三件宝”的扇子、手帕、彩带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