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位于哪个市、区?

所属: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

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

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

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

秀英区位于海口市西部,是海口市下辖的四个县级区之一。东至秋海大道,西至澄迈县,南至定安县,北至琼州海峡。面积5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万。2004年底,户籍人口25.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8万人。秀英区辖长流、海秀、西秀、狮山、永兴、东山六个镇,海秀、秀英两个街道。区人民政府位于秀华路,邮编:570311。行政区划代码:460105。区号:0898。拼音:秀英曲。

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绵延20公里的美丽西海岸带状公园;有全省最大的港口——海口港;它是海口到三亚的西部和中部航线的起点。辖区内建有海口铁路客运站、粤海铁路货运南站;海口有聚集高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有广阔的优质农副产品园区。假日海滩、热带海洋世界和火山口主题公园是市民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名胜古迹包括丘浚墓。

自然地理

地形地质学

该地区主要是典型的火山地貌。

马鞍岭火山口位于琼山市西部狮山镇,距府城20公里,因其呈马鞍状而得名。山脊上有一座“海上亭”,供游客观赏碧波荡漾的琼州海峡,俯瞰火山口的真面目,欣赏百里荔枝园的美景。据测试,马鞍岭火山口是27000年前至1万年前火山爆发期间最大的火山口群,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之一。

北峰海拔222.2米,南峰海拔186.75米。周围有30多座孤立的小山,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或火山锥,与马鞍岭遥相呼应,形成了以马鞍岭为中心的峰峦叠嶂的奇特景观。此外,由于火山喷发时地下岩浆的运动,有纵横交错的地下洞穴,被地质专家称为“天然地下火山洞穴博物馆”。

马鞍岭位于海口市西南15km处。它是由两座火山连接而成的马鞍状地形。南方一座规模较大,形似风炉,古代称为风炉岭。枫露岭高程222.8m,具体高度130m,底座圆形,底径约600m。有一个火山口,内径120m,深69m,口壁窄,仅2-3m,内壁陡(40°-65°),外坡缓(36°)。可分为火山口底部、火山口内坡、火山口壁、火山锥外坡、坡脚陡坎等地貌部分。火山口东北面留有一条“V”形明渠,是当时火山喷发溢出的熔岩浆的出口。火山口的陡壁主要由气孔橄榄石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火山的熔岩流中可以看到浮石、贝壳状熔岩和绳状熔岩。在火山口底部的火山碎屑岩中,混合分布着火山集合体、火山角砾岩、火山渣、火山灰等火山碎屑物质。在风路岭南麓,有一对寄生火山,形似一副眼镜,故名延晶岭。其中靠近东边的主要是jet,靠近西边的曾经有熔岩溢出。马鞍岭(又名堡子岭)北锥体规模较小,海拔189m,比高仅40 m,还有一个内径90m、深6 m的圆形火山口,锥体由火山渣和玄武岩组成。北锥距南锥约500m,可视为马鞍岭主体(南锥)的外部寄生火山。北锥山山腰有一条百米长的熔岩隧道,分为两层,有天窗、地下水池、熔岩钟乳石等。景观独特,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马鞍岭东北侧公路两侧有1熔岩塌陷坑和1熔岩渣锥,具体高度约为10m,有暗红色熔岩渣出露。马鞍岭是多火山,由熔岩多次喷发而成。寄生火山锥是少量岩浆突破火山通道的薄弱部位,在火山活动间歇后再次移动而形成的。马鞍岭离琼州海峡不远。当船驶入海口秀英港时,你可以看到它突兀的山峰。马鞍岭火山不仅是海南狮山火山群地质公园最高的山峰,也是海口市周边最高的山峰。万里晴空,爬马鞍岭火山让人心旷神怡,海富城附近高楼林立,如孔雀开屏,俯瞰琼州海峡,碧海蓝天,点点鱼帆。向南望去,火山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气势磅礴,而山间点缀着热带果林,村落坐落,炊烟袅袅,令人浮想联翩。马鞍岭火山是琼北火山区最新一次火山喷发的中心。方圆不到2km2的面积内有6座火山,1条熔岩隧道,1个塌陷坑,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和旅游欣赏价值。中国主会场之一1996世界旅游日的庆祝活动受到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旅游官员和专家的好评。马鞍岭火山是公园的主要景点。

长岛岭位于马鞍岭东南约3公里处。高程187m,底径250-350m,内径200m,火山口深度70-80m。长岛岭的形状与马鞍岭相似,但火山口的内径和深度都比马鞍岭多,所以火山口更加壮观和神秘。特别是火山口旁边有一个塌陷坑,里面的熔岩棘和熔岩钟乳石景观保存得相当完整,长岛岭旁边还有一个同类型的梅舍岭火山锥。因此,该区域是火山口公园马鞍岭旁较为密集的火山景观区,且靠近马鞍岭火山(属于区域内的马鞍岭火山群),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吉安岭位于马鞍山岭霍山以北约2公里处。高程85-100m,具体高度30-40m,基础直径650m。火山口的内径为350-450米,深度为42米。火山口西南侧有一寄生火山锥,具体高度40m,底径100m。它的火山口内径40米,深度6米。寄生火山由火山渣和火山灰组成。吉安岭火山的寄生火山是内部寄生火山,不同于马鞍岭的外部寄生火山。吉安岭的特点是规模大,火山口内壁和底部全是庄稼。

双池岭是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中最小的玛氏火山,但它是由两座玛氏火山组成的。位于狮山马鞍岭西北3公里处,海拔105米(西岭),93米(东岭),内径130-300米,深15米,周围火山岩脉由层理明显的凝灰岩组成,外坡平缓,向外倾斜约15米,双池岭的湖光岩与湛江属于同一火山喷发期孪生孪生陨石坑很少见,有开发价值。

浩秀岭是马耳火山,位于双池山南约200米处。是火山地质公园内唯一常年积水的火山口湖,水面数百平方米,水深1.5m以上,湖东北岸有一段层理清晰,颇具观赏性。

雷虎岭位于马鞍岭火山口东南永兴镇附近。高程168m,比高90m,底径900m,坡度30°。有一个火山口,直径280m,底径50-100 m,深80m,内坡50°,东北有一凹口。火山墙的宽度为20-30米。主要由火山碎屑岩组成,火山口壁和火山口可见熔岩。雷虎岭锥体为火山碎屑岩,厚约42m,其后约5m为凝灰岩和玄武岩,中间隔着风化壳(2m),过渡为玄武岩和多孔玄武岩,厚约35m。因此,雷虎岭是两次火山作用的结果。雷虎岭因其卧虎造型而得名,其火山口比马鞍岭火山口大了近1倍,因此更为雄伟。陨石坑环壁呈阶梯状,底部宽阔平坦,就像一个天然的体育场。从火山口顶部到底部,都是当地农民种植的果树、甘蔗、木薯等农作物,一派田园风光。雷虎山脊的西北侧有两条熔岩隧道,开口相距30米。北面洞口狭窄,洞腹宽阔,曲折幽深,洞壁上的火山碎屑岩参差不齐,奇形怪状,难以形容。洞口南门宽10米,高5米,呈拱形。此洞有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与洞相连,神奇莫测。雷虎岭岭腰有三口古井,岭上有一座宋代古庙,岭周围有海南岛最大的荔枝林,旅游价值很高。

群秀岭位于雷虎岭东南,距永兴镇2公里。高程168m,具体高度90m,底径900m。火山口为漏斗状凹地,底径50-100 m,深70-80 m,内坡较陡(44°-65°),东北方向有凹口。圆锥的坡度为35°-45°,凹口的北坡相对平缓(25°-30°)。因为落差的存在,地形在东北-西南方向不对称,而西北-东南方向对称。火山喷出物按顺序覆盖在不规则的同心圆上。从圆锥外围到顶端依次分布着气孔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玄武岩和浮石。火山碎屑岩面积2-4km2,厚度12-20m。材料有火山弹、火山渣、火山卵石、火山砂、火山灰,大小不一,杂乱堆积,清新松散。有的火山弹像皮蛋,其外壳(3-5毫米厚)容易剥落,多分布在远离火山口的地方;有的像纺锤形,尾部有拉长扭曲的结构,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火山渣很像矿渣,在烈日下闪闪发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刚刚熄灭的火山上。火山砾石以玄武岩为主,夹花岗岩和应时块。火山砂和火山灰是烧焦的砂岩和粉尘,松散,在水流的作用下形成一层碎屑砂层。群秀岭最大的特点就是“火山渣很像矿渣,在烈日下闪闪发光,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座刚刚熄灭的火山上”,对游客来说相当刺激。

罗泾板块位于永兴以南约6km处,海拔93m,但却是玄武岩台地上的一个低级火山口,内径900-1000 m,深35m,看起来像一个巨型运动场。火山口底部平坦,中央隆起一个熔岩穹丘,高7-8m。熔岩丘中间有一个直径7-11m,深3-4m的火山口,积水形成池塘。底田呈放射状,斜坡呈梯田状,呈环状,所以看起来像个运动场,特别像个小盆地。罗泾板块不仅造型优美,而且田园风光十分宜人,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汝黄岭位于永兴以南约4公里处,靠近罗泾板块。高程107m,内径1400-2000m,深度25m。呈椭圆形,东北方向有缺口。岩性以玄武岩为主,火山口壁为火山碎屑岩。乳皇岭附近是一片极其平坦的大面积土地,绿草如茵,宛如一个天然的大足球场。

仙人洞位于狮山镇汤荣村。因传说道士在洞中修仙而得名。仙洞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有一个洞,令人迷惑不解。洞内大部分路段漆黑一片,让人不敢上前一步。他们只能借助火把和手电筒探索前景。只见岩壁上挂着各种熔岩乳液,好像要掉下来,很神奇。这个山洞怪石嶙峋,水光潋滟,随时可以听到水滴声。水滴在不同形状的岩石上造成不同的音调,形成非常优美的韵律。仙人洞上段最多因洞穴坍塌而分成数十条熔岩隧道,故又称“七十二洞”。其中一些洞穴就像相互连接的蜘蛛网;有的像露天地下餐厅;其他的就像奇异的城堡和宫殿。阳光透过隧道坍塌形成的天窗照射进来,使得漆黑的洞穴中景色清晰而壮观。

卧龙洞位于狮山镇汝才岭附近。它以平坦和宽阔而闻名。同时驾驶两辆大货车,可容纳一万多人。洞内道路平坦,岩壁光滑有光泽,空气清新,冬暖夏凉。

气候特征

秀英区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8摄氏度,平均降雨量1.592.7毫米..

历史的发展

2002年6月65438+10月65438+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92号):撤销琼山市、海口市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以原琼山市、海口市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行政区划为基础,设立海口市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秀英区辖海口市原秀英区行政区域,琼山市狮山镇、永兴镇、东山镇、尊潭镇,以于海中线公路为界的西部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秀华路。

附:原秀英区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12万,行政区划代码460104,邮政编码570311。辖2个街道,1个镇,4个乡:秀英街道,海秀街道,长流镇,新海乡,榕山乡,海秀乡,丰南乡。区政府设在先烈路。

截止1995年底,秀英区面积140.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9500,辖1个镇,4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秀英区辖2个街道,1个镇,4个乡。总人口156155,各乡镇人口为秀英街道37479海秀街道33261长流镇31310荣山镇22384丰南乡6318新海乡6335海秀乡195。单位:人)

2002年,新海乡、白龙乡、荣山乡、丰南乡合并组建西秀镇;撤销海秀乡,设立海秀镇。截止年底,秀英区面积为511.5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辖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6个居委会,69个村委会。区政府位于秀华路。

截止2003年底,秀英区面积为5165438+5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3万人,户籍人口24.92万人。辖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69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区政府位于秀华路。(行政区划列表)

截至2004年底,秀英区面积为495.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38万。辖6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69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区政府位于秀华路。

文物古迹

秀英堡

秀英炮台,位于海口市秀英港区东南部,是古代海南的一处大型军事设施。电池北侧原有海水区已被后续填海工程填平。如今炮台周围高楼林立,但无声的巨炮却能让人想起海口过去的苦难历史。

1890年,为了抵御法国入侵,清政府下令所有军队镇守沿海港口。两广总督张之洞在林琼视察海口情况后,下令修建秀英堡。炮台建在距海岸约200米的小山上,面朝大海,居高临下,控制着琼州海峡。

当时,* * *建了大大小小五个炮台,拱北、镇东、定西是三个大炮台,镇开、魏震是两个小炮台。五座堡垒东西成一条直线,并排朝北,望海,气势磅礴。五门大炮都是从德国克虏伯火炮厂购买的。堡垒东南侧有一个指挥室,后面是训练场和营房。整个电池区占地33000平方米。

秀英堡是中国古代大型军事设施之一。与广东虎门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天津大沽炮台并称“中国四大古炮台”。

邱浚墓

墓苑位于海口郊区水头村,约25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邱浚墓为石圈。墓基共分六层,16级台阶。墓前立有一块石碑,高约4.4米,上面刻有舞动的双龙,左右边缘刻有松树、仙鹤、祥云等图案。墓碑前约2米处,有一石坛,上面有香炉和石烛台。一座颇为雕琢的石牌坊上刻着“哲学理学名臣”,牌坊后面是两尊石翁像。翁仲前约4米处有一块大理石碑。北面刻着“莆田省大寿”四个字,南面刻着大明皇帝的题词。整个墓庭呈椭圆形,左右、后侧都有栏杆围着。栏杆四周是青翠的山坡,正对着池塘,池塘前的草地上有一对石马、石羊、石狮。坟地池塘,清泉不断,一年四季水满,夏天凉爽,冬天不冷。背倚平畴沃土,背枕青翠丘陵,古朴典雅,庄严肃穆。

文化遗产

海南戏剧

概述:琼剧,又称海南戏,是海南省的地方剧种。它出自海南琼州(治州在今琼山县),所以叫琼剧,解放后老百姓也叫它海南戏。琼剧是益阳戏的地方剧种,它以明代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益阳戏)为基础,吸收闽南戏、徽剧、昆腔、潮州尹正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梆以及海南民歌、歌舞、布袋戏、道乐等逐渐形成。

传统剧目有三个部分:文西(唱曲西)源于益阳,夹杂四平、庆阳,属于曲牌体系,有发达的滚唱和帮腔。其次是武术(白克戏,后来吸收了“棒黄”的曲调),剧目有《八仙过生日》、《六国封侯》、《古城会》、《一刀会》、《三国演义》、《水浒传》、《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还有文明戏,有《救亡运动》《粤港总罢工》《红色娘子军》《空谷幽兰》《断肠草》《秋瑾殉难》《啼笑皆非》等130多个剧目。

琼剧历史文化:琼剧富有地方特色,是众多传统戏曲艺术园地中一朵引人注目的艺术奇葩。它深深植根于海南的热土,在海韵椰风的熏陶下茁壮成长,璀璨夺目,远近闻名。

琼剧是海南的主要剧种。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江西的葛阳话,明中叶经闽南、潮汕传入海南岛,吸收当地民间曲调而形成。琼剧从产生和发展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闽南杂剧”的逐渐本土化、海南方言的交错使用、民间曲调的吸收、歌舞和谭涛音乐的不断变化。

琼剧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包括传统文艺剧、武侠剧、文明剧等。先后创办的企业有郑丹、郑声、铁生、铁蛋、武生、武蛋、小丑等。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传统表演艺术和不同的脸谱、不同的唱腔,武文台班的行当比较齐全。唱腔也很丰富,达到30多种,情感可以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样的唱法,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唱法。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剧本、表演、音乐、舞台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海南人民的艺术才华和智慧,能够集中体现海南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

琼剧是深受海南人民、海外华侨和华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它植根于民间,富有生命力,深受人民喜爱。琼剧还流行于海南省、广东雷州半岛、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被誉为“南海红珊瑚”。

建国以来,经过广大琼剧艺人的辛勤劳动,琼剧推陈出新,使琼剧在全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中的排名从第87位跃升至18位。全岛现有15琼剧表演团体,演职人员2000余人,海口及大部分县市都成立了琼剧团,那些经过艰苦训练而走红的著名演员,如林道秀。

除了在海南各地演出外,琼剧还多次组团到北京演出。如1957年,海南琼剧院进京演出《张文秀》、《卖胭脂》、《金钗狗》等剧目,因其浓郁的生活乡土气息,在首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同志曾题诗称赞:“梅峰老而红,舞姿美而作几帅才。”文秀不忍偷灯,方貌遇到一只带发夹的狗。方言方言生珍珠玉,旧调新声种。老一代培养新一代,海南要百花齐放。"

1960、1975年,琼剧两次进京,为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的代表们表演了传统戏剧《红叶上的诗》和现代戏剧《红色女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优秀的琼剧节目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

160多年来,琼剧一直在南阳流传,异域芬芳。在马来西亚费拉拉13州,所有较大的琼州俱乐部都有琼州戏组织,经常演出琼州戏。例如,雪兰莪州琼州会馆琼莲剧社还巡回演出,为马来西亚琼州会馆联合会筹集大学奖学金。新加坡琼州剧社有琼南剧社、琼联生剧社、琼联友剧社等琼剧组织。泰国繁荣的琼剧团、南一琼剧团、二南琼剧团也经常演出琼剧,使得这朵琼岛艺术之花开遍南洋,经久不衰。

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传播革命火种,宣传抗战,南阳各地成立了琼剧社,演出了《配得上你家的义》、《灭族婚》、《蔡锷出京》等这些新编剧本,内容先进,揭露了汉奸的可耻行径。抗战时期,星州南兴琼剧团是由一群爱国青年组成的。他们的新剧很爱国,鼓励海外华人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如《还我河山》、《鸭绿江上》、《泸州两个女人》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琼剧在东南亚国家频繁上演。1982年,中国琼剧团应邀出访新加坡并赴泰国义演,在狮城和曼谷引起轰动。一行61人于05年6月15日抵达新加坡,在国家剧院进行9场商业演出和文化交流。65438+10月18日晚,《七个芝麻官》演出大获成功,全场爆满。第二天,《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报道了这场盛大的演出。新加坡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达到3万多人。1985年2月,中国海口琼剧团赴泰国演出。1986年6月,黄培茂先生率琼联生剧团赴海南参加联欢晚会,与万宁琼剧结为姐妹剧团。1988年7月,国家戏剧信托邀请海南琼剧学校老师莫爱华、黄到新加坡琼剧艺术研究班讲学。1989 10由海南艺术学校师生组成的海南青年琼剧团赴新加坡演出。

近年来,海南多次组团赴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名扬海外,远近闻名。

2020年9月,2020年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出炉,秀英区排名第89位。

2020年6月,秀英区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琼崖地区)。

2065 438+07 21 2月,秀英区被列入2016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