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十大网络语言的来历

一、“ 我爸是李刚”

10月16日晚发生在河北保定的一起交通事故中,肇事的官二代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此事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也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尽管还有不少先于此的网络语言,适值今天,“我爸是李刚”还是比其它语言流行得多,在民间和官场都很有市场。

二、“ 给力 ”

中国北方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11月10日,该词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更被普遍认为是网络语言“转正”的标志。我的新年好祝福中有不少朋友用“给力”词。

三、蒜你狠系列

“蒜你狠”源于大蒜价格疯涨,甚至比肉、鸡蛋还贵后人们的无奈。而在“豆你玩”之后,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鸽你肉,形象地展示出食品接力涨价的现状和群众的无奈和抗议。2010年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的产品价格上涨。食品接连涨价,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神马”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不断上涨的物价也催生了“海豚族”(海量囤积一族)。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逐渐呈上升趋势,物价因素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四、蜗婚

并不是很常见,大概来源于《蜗居》。“蜗婚”,大体是指夫妻“离婚不离家”的情况。蜗婚族面对房价压力,离婚的“80后”们宁可选择蜗居在一处也不分道扬镳,这类“80后”自嘲为蜗婚族。因为无法单独承担房产月供或租金,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离婚后仍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房价还在不断上涨,出售房产可能不是明智之举。因此,他们只好住在一处,希望房产会继续升值。“蜗婚”的英文说法living together apart来源于近几年在国外很流行的living apart together(分开同居)的夫妻生活方式,只不过,蜗婚是“同住分居”而已。在此之前,“蜗居”在大城市、看房价兴叹的蜗居族也曾经受到网友热捧。

五、秒杀

秒杀,原是电脑游戏中的名词,指在玩家PK或是和怪物打斗时,对方过于强大,在玩家没有还手、逃跑余地的情况下,被“瞬间击杀”。也有把“杀”字去掉直接叫“秒”的。网购中的“秒杀”,是一种网络竞拍的新方式。卖家发布一些超低价格的商品,所有买家在同一时间网上抢购,以此促销的网店就被称为“秒杀店”。

非常艰难的决定

六、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续2010年11月3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艰难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七、别写日记

因“日记门”迟迟关不上,引起了网络上下高度关注。从日记中透露的韩局长和下属幽会的大酒店,一直到来宾烟草专卖局,“别写日记”都成了一种随时可以成为热闹话题的催化剂,引来数十万人次的点击,“别写日记”在很长时间成了随时可以引起会心一笑的问候语。

八、“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

有人把这称之为“叫春门”。3月初,宜春市旅游政务网赫然出现一条雷人的标语“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从而惹得网友纷纷转载,奔走相告,一片欢腾景象。而宜春旅游局某工作人员透露此口号是国内一位知名旅游专家在宜春调研时提出来的,该口号寓意宜春的温暖,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这一“雷人”广告语,无疑能使人们加深对“宜春”二字的印象,它确实达到了宣传效果。其实这句话并没有什么,只是汉语的意义太多,“叫春”另有解释,指发情 ,欢喜的呻吟。因为动物们在发情期间 ,往往会叫喊以吸引对方(猫叫春就是这个意思)。

九、杯具

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后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最早在猫扑大杂烩上流行开来,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甚至生活中都常常用“杯具”来代替“悲剧”,形容人、事、物。随着网络语言的流传,更出现了“人生是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等“箴言”。

十、围脖(微博)

“围脖”是微博的谐音,它从去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于今年渐入佳境。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 “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最近的上海11 15火灾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出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于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