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人物简介

王燕

王艳(1923—2003 . 5 . 5),山东烟台人,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延安陆毅戏剧系。

1948在话剧电影《辉煌》中饰演厂长。1951年担任话剧电影《胜利大团圆》助理导演。65438年至0957年,执导首部电影《寻找爱情》。1959,执导话剧电影《战争中的青春》。1964年执导话剧电影《独立大队》。1972,执导剧情片《奇袭白虎》。1979年执导话剧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981,剧情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上映。1987年凭借剧情片《女儿国污染报告》入围第八届中国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93年与王星军合作执导话剧电影《阿曼尼·沙汗》,获得中国电影政府奖特别荣誉奖和1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龙腾奖”评委特别奖。2003年,王艳在北京去世。2006年出版自传《一个导演的自传:王艳自传》。

中文名:王燕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烟台市

出生日期:1923年5月5日

死亡日期:2003年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

毕业学校:陆毅延安

主要成就: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代表作:《战争中的青年》、《独立旅》、《女人国度的污染报告》、《阿玛尼·沙汗》。

妻子:孙月芝。

人物体验

1937,王艳进入八路军总部陆毅实验剧团。1938,加入中国* * *产党。1939年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1942,赴延安陆毅戏剧系学习。1943,毕业于延安陆毅戏剧系;同年在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担任编剧兼导演。

1947,参加西北电影专案组。1948年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话剧电影《辉煌》中饰演厂长;同年在传记电影《赵一曼》中饰演抗联头目。1951担任唐导演的话剧电影《胜利大团圆》助理导演。

1954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班学习。65438-0957王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在那里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寻找爱情》。1958年执导话剧电影《早知三年》,讲述了一个中农在农业合作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忍痛加入合作社,又改变主意的故事。65438-0959年,执导庞学勤、王苏娅、林农主演的话剧电影《战争中的青春》。1961年,由他执导的战争片《冬梅》上映。

从65438年到0964年,他执导了由中叔皇和郭振清主演的剧情片《独立大队》。1972,执导剧情片《奇袭白虎》。1974年与殷诚合作执导战争电影《南征北战》。从65438年到0979年,他导演了由杨在葆和张金玲主演的戏剧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981年,讲述许茂和女儿们故事的话剧电影《许茂和女儿们》上映。1984年执导话剧电影《长情》。

1987年与杨兰如合作导演话剧《女儿国污染报告》,该剧根据楚梁同名小说改编。凭借该片入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从65438年到0988年,他执导了由吕丽萍、张丰毅和葛存壮主演的戏剧电影《黄火》。1993年与王星军合作执导话剧电影《阿曼尼·沙汗》,获得中国电影政府奖特别荣誉奖和1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龙腾奖”评委特别奖。2003年,王艳在北京去世。2006年出版2002年起步的自传《一个导演的自述:王艳自传》。

主要工作

导演作品

电影剧本作品

助理导演

文学作品

参与电影

无-1953,打张县。

胜利重逢-1951,担任指导老师。

辉煌-1948,任厂长

赵一曼-1948,抗联军团长。

获奖记录

性格评估

王燕一生都在艺术中探索,始终追求真实自然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抒情而不做作,注重人物的刻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避免夸张的戏剧性和廉价的哗众取宠。他的艺术风格在第三代导演中独树一帜。真实自然是王艳一贯的审美追求。他始终认为,我们应该“照着生活的本来面目去表现生活,坚持不懈地与虚假作斗争”。王艳对真实自然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剧情设计上。在他的作品里,不符合生活逻辑的东西都不能出现。即使生活中可能存在,如果太戏剧化,看起来不可思议,也要删掉。同时,他在艺术上勇于创新,从不墨守成规。他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独立的思考和执着的个性。他一方面不受艺术教条的束缚,努力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另一方面始终坚持明确的社会价值观(电影艺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