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影《无双》,你到底想说什么?

对于电影《无双》,你到底想说什么?

1

世界上最流行的仿真画是什么?是钱。伴随着人类对金钱的狂热,出现了超级专业的假钞制造集团。《勇士》讲述了一个假币集团崩溃的故事,主角也是真真假假。两个角色的剧情和表演简直令人目不暇接。但这部电影想说的,其实远比这个故事复杂。

2

先说“无双”的故事。我们知道,一个故事总有一个主角,观众对故事的感受,其实就是对主角的感受。如果观众不喜欢主角,那么故事讲得再好,也是失败的。自始至终,文立都是《一个勇士》中唯一的主角。文立是一个“画家”,但他的故事分为“文立的”和“画家的”。好像有两个人。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表明,在文立的心中,善与恶的力量一直在交战。他有时弱如鸡,有时猛如狼。或许,“软弱”也是他的有效武器。为了让对手看轻他,最后被打败了。文立很复杂。面对残忍的敌人,面对不遵守“规则”的家伙,他是无情的,无情的,无情的。但是对于爱情,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者,他连表达的机会都不给自己。也许是因为他深深的自卑,虽然是地下王国的主人,但在现实世界中既不能有身份,也不能有爱人。他心里很清楚:他的价值只在于造假,“造假”的价值只能在他编造的故事和生活中找到。因此,尽管文立身家数千亿,但他很难过上正常的生活。这是他的悲剧,也是最让人同情的地方。观众同情这样的文立。

如果他只看到白色和黑色,他永远不会是主角。在电影中,文立的化身“画家”反复谈到“主角”这个词。主角是什么?有两种理解。第一个是你是主角,你是自己命运的主人。第二,主角是一个角色,不仅主宰着自己的命运,也主宰着他人的命运。主角这个词很诱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主角。作为假币集团的首脑,文立有黑脚和白脚,可以发号施令。通过制造假币,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似乎他成了“主角”。然而,尽管李有装病的天赋,他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木头人。在他暗恋的阮文,他只能是一个“影子”。自始至终,阮文只记得他是他的邻居,和他没有任何交集。如果文立信奉的“主角逻辑”是“金钱逻辑”,那么金钱的能力是有限的。虽然他花了很多钱,但他总是受到死亡的威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文立被命运嘲弄,最后和他不爱的女人一起葬身大海。

抛开故事,《无双》到底想说什么?其实真真假假。因为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也可以表述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人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两个世界里。虽然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与人之间的主观感受是不一样的。真实是人类的欲望,甚至是一种奢侈。因为真理不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唾手可得的,需要通过不断打破自己的“错误见解”才能找到。这个过程异常艰难,一般人很难达到。

所以人们对真假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的。选择了真理,也就是选择了艰难,要面对无数的矛盾和痛苦。比如,李问道。他其实可以放弃自己的背景,做一个普通人,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拉拢阮文。但他没有。或许是因为一个真实的身份对他来说遥不可及,甚至是无比沉重,因为他没有勇气活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面对求爱被拒的可能。故事中,他看到阮文爱上了别人,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得到她,于是采取了极端的报复手段,绑架了她和她的未婚夫,并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情敌。他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是敌视的,甚至不惜“扼杀”真相,满足自己的幻想。

对于普通人来说,现实世界中的生活永远是双面的,而在主观世界中,生活是单面的,永远是人们想象中的幻象。比如面对失败,不怕真相的人会反思自己的努力不足,客观分析自己的优缺点,而怕真相的人则会推卸责任,把失败归咎于运气、时机、性格等等。只有不怕真理的人才能拥有真理,但它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真相总是提醒你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正视自己的阴暗面。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我们是不是对当时的自己极度失望?而面对人类人口的一些行为,那些历史上极其黑暗的篇章,我们是否以出生为耻?

没有“自我是完美的”这种幻想,人生就远非完美。每个人都有无数的工作问题,交友问题,家庭问题。面对上司和同事,我们满腹疑惑,谨小慎微;在朋友面前,我们看似慷慨无私,实则心胸狭窄。面对爱人和孩子,我们挑剔,为一点点小错误大发雷霆。对于亲人,我们不知道是近是远,仿佛是刺猬,进退两难。但这都是真的。完美只存在于想象中,现实中永远不会有完美的自己,更不会有完美的另一个人。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高期望,其实是自欺欺人。

回到《一个勇士》,文立的悲剧源于他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那我们呢。从文立的身上,也许可以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有多少人能在亲人面前勇敢前行,哪怕机会渺茫?在金钱面前,有多少人能拒绝诱惑,保持贫穷?面对自己不爱的人和事业,有多少人是幸运的,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就能得到更多,心里没有愧疚感。我们能面对那个残酷冷酷的自己吗?在亲人和孩子面前,我们肆无忌惮,像暴君一样。面对对手和可能的损失,我们是无情的,一定要拿回自己的份额,绝不允许别人染指自己的利益。一直以来,我们不再幻想达到人生阶段的巅峰,主宰金钱、地位和命运。我们模糊了黑与白,真与假,活在自己的王国里,戴着不存在的皇冠。我们是国王,我们傲慢,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

李问的是伤心,因为在临死前的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是无可救药地错了。他绝不是傻瓜,也不是平庸之辈,只是他太聪明了。《无双》其实是想说,聪明往往是聪明人的墓志铭。有了智力,人就想耍花招,在不断的耍花招中越来越骄傲自大。文立的悲剧在于他的傲慢,这是由他的聪明才智造成的。他以为自己是假本事,大话西游。他认为自己编造的故事天衣无缝,他认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惩罚。而傲慢终究是个气球。太大的话会爆。“善游泳者溺于水”,悲剧从他选择活在故事里就注定了。

人要善还是要恶,听起来像一句老话。但是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人是复杂的。因为善是有意的,恶是无意的。与那些犯下滔天大罪的人不同,普通人的恶行可能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察觉不到的。比如文字,每个人都可能一时冲动说出一些自己想咬舌的话。比如一个想法,一旦闪现,可能会黑得抬不起头。比如我当时可能没感觉,但事后越来越后悔。思想的地方是天堂和地狱。纠正正念可能需要冥想、真诚和彻底的忏悔...无论如何,正念是善恶的源头,也是言语、行为、因果的源头。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动,做到因果有因。

不要事后后悔,因为你永远都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