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长期闲置的33吨级蒸汽弹射技术
已经长期闲置的33吨级蒸汽弹射技术
放眼全球,真正进行过蒸汽弹射器和电磁弹射器研发全过程,并且已经对其进行工程实用化的,其实只有两大国。
但是就算是超级大国本身,也仍然没有彻底突破电磁弹射器的高效和高度安全可靠的难题,否则也不至于造成福特级的首舰福特号到现在仍然是“偏瘫”的状态而长期在原产厂泊位混日子。
另外3艘福特级新舰,自然都是同一个二把刀师傅教出来的,其最终结果将是灾难性的。等于说超级大国并没有彻彻底底的从蒸汽弹射时代进步到电磁时代。
曾经一度有退回蒸汽弹射模式的想法,但是想退也退不回去了。因为BW的蒸汽弹射生产线早已经倒闭了。等于说在先进弹射技术上,超级大国在顶峰时代也不过处于1.5的最高水平线上,而现在却只剩下一个0.5,把超级大国, 海军直接晾在了半空之中而无力挣扎。
至于其他国家,更没有任何一家有正在开发蒸汽或者电磁弹射器的报道。就算最早把蒸汽弹射器实用化的英国人,却再也没有任何自研先进蒸汽弹射器的可能性;蒸汽弹射器类型和后来弹射能力超过30吨级的大型蒸汽弹射器也不是同一个技术路线。
至于苏联时代曾经研发过的30吨级的蒸汽弹射器,到目前为止,不用说实物和工程试验设施;就算是原始图纸恐怕都很难再找全了。
而苏联继承方更没有在研任何蒸汽弹射器的计划和工程实践。看看其最近又推出来的七八个未来航母的PPT,基本仍然在滑跃模式上来回打转,这说明在其一线海军科研人员的内部,从最基本的思想出发点上,都不敢往恢复先进蒸汽弹射器或者其他更先进的电磁弹射器上去想。
这样一来,在全球,真正彻底完成弹射发射系统,所有的技术细节的突破,并且在工程实践中达到超一流水平的,实现2.0并存的,其实只有一家。而现在属于全球超级领先的电磁弹射线已经被发现不止只有一种型号。
未来极有可能在主战航空舰艇和次级航空舰艇上都实现强力电磁弹射器的大范围装备。领先幅度已经不可动摇。不过这里面总有一点“幸福的烦恼”。这就是在超级电磁弹射器全面工程实用化后,曾经一度耗费了相当精力和财力,其技术实力完全可以看齐C13B2型蒸汽弹射器的、发射能力高达33吨级的自产蒸汽弹射器,只能处于长期封存状态了。
这套系统的研发过程就算再节省,十几亿的经费消耗肯定是少不了的。只能长期束之高阁,怎么看都算是宝贵, 资源的一种浪费。
在内部电磁弹射器已经一统江湖的局面下,恐怕很难再找到蒸汽弹射系统的订单。想部分或者全部收回投资,似乎只有对外出口一条途径,但问题是想出口也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自从冷战以来,在全球出口过30吨级蒸汽弹射器的,只有超级大国给法国的戴高乐号上了2部,每部的出口单价是3000万美元,2台加起来只有6000万美元。而超级大国海军自用版单价才1000多万美元。可见BW公司当年在对法国外销的时候,是要了高价的。
但是2部弹射器的出口,其总利润顶天也不过三四千万美元,只不过是一架早期F16的单价。对一个大国甚至是一家大公司来说,只能算是蚊子腿一样的收益。可见单纯出口蒸汽弹射器本身,包括后续的技术支持,就算是狮子大开口,也是没多少油水的。
这也难怪BW的蒸汽弹射器的完整生产线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而要对外出口自家的蒸汽弹射器,会面临出口数量太少,没多少赚头的问题。况且这个对外出口对象本身就全球难觅。
在法国之后,还没听说过两大国之外的、谁家的海军工业正在为造新航母而专门对外招标弹射器。因此真正要解决蒸汽弹射器投资回收的问题。除非是把某型新航母上安装多部蒸汽弹射器一并打包出售,这样才有可能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如此操作还有一个问题,这就是全球客户都知道你家有现成的、而且是最好的电磁弹射器,你现在却只对外出口装蒸汽弹射器的航空大舰。
总给人一种对客户留了一手,不够真诚的印象。所以说来说去,这蒸汽弹射器的对外销售还真是个世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