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狄龙接连“失利”3部武侠片,现如今都成为了经典

上世纪60年代,胡金铨的《大醉侠》和张彻的《独臂刀》横空出世,一扫香港影坛当年的阴柔之气,用男性阳刚的武侠片取代了女星担纲的言情文艺片。

到了80年代,香港电影百花齐放,各种类型影片大放异彩,洪金宝成龙领衔动作片、林正英扛起僵尸片大旗、吴宇森周润发打造英雄枪战片,唯独武侠片缺少领军人物。

1990年,徐克和偶像胡金铨一起拍了《笑傲江湖》,开创了新武侠时代,又随着《黄飞鸿》的口碑票房齐飞,香港影坛迎来了武侠片潮流。

1992年,徐克打造《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和《新龙门客栈》;周星驰有《鹿鼎记》系列和《武状元苏乞儿》;刘德华也有《绝代双骄》、《战神传说》;

他们将武侠片潮流推向一个高潮,迎来了1993年的香港电影“武侠年”,那一年武侠片有20多部。

李连杰一个人就有6部武侠片上映,正东创业作《方世玉》系列、和徐克合作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和王晶合作的《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还有一部和袁和平搭档的《太极张三丰》。

林青霞凭借东方不败成为电影公司争抢的对象,那一年她有《东成西就》、两部《白发魔女传》、《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4部武侠片。

王祖贤有《新流星蝴蝶剑》和《水浒传之英雄本色》;张敏抛开和李连杰合作的,也有《武侠七公主》《神经刀与飞天猫》和《飞狐外传》;关之琳有《新仙鹤神针》、《刺客新传之杀人者唐斩》和《一刀倾城》;

甄子丹有《苏乞儿》和《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狄龙有《边城浪子》、《一刀倾城》和《赤脚小子》;另外还有《黄飞鸿4王者之风》和《黄飞鸿之鬼脚七》等跟风之作。

李连杰当年作为武侠片的顶流,尚且有《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票房不佳的作品,可想而知其他人,最惨的当属狄龙了,3部全都“扑街”。

狄龙,香江第一帅哥,和李小龙、梁小龙、成龙并称四小龙,不少人只知他是《英雄本色》重情重义的豪哥,却不知他是70年代香港武侠片的顶流。

在张彻的电影中,狄龙和姜大卫是最成功的双生组合,创造了诸多经典:《十三太保》、《刺马》、《新独臂刀》、《大决斗》、《保镖》、《报仇》、《双侠》、《无名英雄》等。

张彻之后,狄龙又和古龙、楚原组队成为“铁三角”,打造古龙武侠电影,可谓是部部精品,至今都为人所称道,诸如:《楚留香》、《天涯明月刀》、《萧十一郎》等。

90年代初期,香港武侠片迎来高速发展,李连杰、林青霞、张敏等太抢手,一些导演开始将眼光放到了曾经武侠片顶流的狄龙身上。

只不过狄龙的运气差了点,虽说1993年是武侠片巅峰时期,但耐不住影片扎堆上映,观众陷入审美疲劳,他主演的3部影片,票房皆不成功。

武侠片爆发,又怎么少得了“跟风大师”罗维,1993年他拿出1800多万的棺材本准备最后再赚一把,邀请洪金宝当导演,并和内地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了拥有厚重 历史 题材的《一刀倾城》,结果香港观众不买账,票房仅197万港币,罗维直接宣布破产。

票房差不代表电影不好,相反《一刀倾城》在许多同学心目中的地位颇高,可以和徐克的《黄飞鸿》一较高下,就是缺少了一点江湖写意。相反,《一刀倾城》在对 历史 的解构上,立意高远。

本片贡献了不少金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喝不尽杯中酒,杀不尽仇人头。再配上吕方的《血像火》,真的是慷慨凄绝的英雄悲歌。

不少地方的数据,都将《赤脚小子》的票房标记为1010港币,实际上,《赤脚小子》当年卖了397万港币,上映12天后,和院线产生了矛盾,然后就下映了。

本片杜琪峰执导,旨在致敬张彻的《洪拳小子》,台前幕后也比较强大,刘家良负责动作设计,狄龙、郭富城、张曼玉主演。

整部影片充满了哀伤凄惨,每一个人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正义威武的段青云是通缉犯、天真烂漫的关丰曜被人利用、优雅大方的老板娘和亭亭玉立的华小莲都没有完美的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

70年代,傅红雪对于狄龙而言,就像小马哥对周润发、燕赤霞对午马一样,已经成为经典。陈勋奇执导《边城浪子》,邀请狄龙出演傅红雪,不得不夸赞其高明。

相比年轻时期,狄龙的演技更加自然,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傅红雪的冷峻气质。只可惜狄龙并不能挽救本片,最初导演剪辑版有140分钟,但我们知道院线都希望时间短一点,这样可以多排一两场,最终《边城浪子》被剪成了89分钟。

剪辑后的版本直接导致票房失败,上映7天,收获150多万港币。少了50多分钟,剧情自然衔接不上,观众看得没头没脑,最大的亮点也就剩下演员和武打设计了。

后来陈勋奇不甘心,又将剩下的整合在一起,剪辑成了另外一部《仁者无敌》。如果将两部合在一起看的话,效果明显好了不少。

狄龙“失利”的3部武侠片,每一部都比较硬核,当年它们虽然不被认可,但经典始终是经典,现如今这3部影片在影迷心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都是不可复制的好作品。 (撰文:鸠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