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电影
20世纪90年代,一些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现代传播中的报刊研究,并着力探讨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及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一道亮丽而引人注目的风景线。然而,“将‘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仍处于尝试阶段,”。[1](P103)
现代传播以书刊、报纸、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为主要形式和手段,构建了强大的“媒介力”。它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试图从文学作品改编的角度,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大致轮廓,旨在揭示现代传播中的电影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和影响。这里不包括20世纪中国的电影文学。如果这部分被纳入范围,则不会被一篇文章携带。
10-40年代:电影起步并逐渐成熟的文学时代。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胡适1917年发起的“文学革命”开始,就与现代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一号角”的胡适的《论文学改良》发表于当时创刊不久的《新青年》。1918上半年,“文学革命”从最初的理论建设转向创作阶段,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代表的一批新文学作品也在《新青年》上发表。20世纪,中国的文学从未停止。
20世纪中国文学之时,中国的现代传播还处于书报出版阶段,电影工业在中国刚刚起步。电影作为现代传播的形式和手段之一,其实是在发明后的第二年(1896)才引入中国的。但中国人拍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在近十年后的1905完成的,是一部由黑白胶片制作的默片,根据中国经典《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章节改编成京剧,然后搬上电影银幕。当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时,定军山是第一个,它将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与最新的艺术风格相结合。对于20世纪10-40年间的中国文学,有学者认为是:“以出版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2】(P279-280)但我更愿意说:那是一个电影刚刚起步并将逐渐成熟的文学时代!原因有三:
第一,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些作家陆续接触到了“电”,参与到现代传播电影的活动中,接触到了电影这一当时最新的传播艺术形式。他们有的跳过电影理论,有的写过电影评论,有的创作过电影。如:张恨水、徐振亚、包、侯瑶、平江卜晓生、、洪深、田汉、鲁迅、郭沫若、夏衍、、(钱星@ ①)、杨涵生、郑、、、陈、翟秋白、周扬、宋之德、刘呐鸥、穆时英、张俊翔。
二是电影传入中国后,催生了20世纪中国文学园地的另一朵奇葩——电影文学。电影文学是为拍摄而创作的文学剧本。电影刚传入中国时,剧本并不是事先写好的,正如《新文学系列与戏剧》导言中所言:“当时的电影业和文明戏剧一样,只用银幕表,而不用详细的剧本。”20世纪20年代开始萌芽。现代电影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可见一斑。据统计,从10-40年代起,“由上述现代文学作家的剧本改编的电影就有200多部(不包括他们大量未被拍成电影的剧本和在报纸、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作品)。”[3](第20页)
第三,最重要的,当然是在这个时期,中国20世纪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电影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最早的一代电影人,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大量移植文学作品进行改编。”[4](P129)在中国上述现代作家创作并拍成电影的200多部电影中,有近一半改编自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到1949,改编自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的电影已有近百部,其中大部分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走向成熟后拍摄的。在现代文学史上,“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及其作品可能是最早的,也是与电影关联最多的。在现代文学史上,“鸳鸯蝴蝶派”曾名噪一时,影响深远,并形成了一个“流派”,大概与此密切相关。其中有几部恨水的作品要被改编成电影,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如《玉梨魂》(徐振宇,1924)、《弃妇》(根据侯瑶同名话剧改编,1924)、《小孩儿》(根据包小说《游子的故事》,1925)、《火烧莲花寺》(。1932)、哭笑不得的婚姻(张恨水,1932)、满江红(张恨水,1933)、告诉法官(张恨水,1434)等。除此之外还有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雷雨》(1938)《日出》(1938)《森林的复仇》(原著袁野,1941)《京华旧梦》(原著)还有根据茅盾同名小说《家》(194654333)改编的《春蚕》(1933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的30年,49年前,由于各种技术因素,中国电影的发展相当缓慢。虽然经历了近30年从无声到有声的发展,但也只是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电影的发展其实取决于科技的发展。它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直接影响到电影的灯光、音响、美工、道具、布景、色彩、摄影器材、剪辑、胶片等诸多方面,甚至编辑、导演、演员的文化文学素养。我们今天看那些“老电影”,会觉得画质差:画面模糊;音质差:声音不清晰等等。这些在当时的环境下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受当时科技发展的制约。
50-70年代:电影从成熟走向停滞的文学时代。
如果说10-40年代的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从开拓到成熟的过程,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在30-40年代出现了一个小高潮,那么另一个高潮出现在建国后的“十七年”。
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虽然此时出现了《逆风》等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但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还是陆续拍摄。有根据解放区同名歌剧改编的《白毛女》、《刘胡兰》,根据孔傕、小说改编的《新儿女英雄传》,根据老舍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我的生活》,根据小同名小说改编的《我的夫妇之间》,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的《方珍珠》。这些影片有的歌颂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英雄,有的揭露过去的黑暗时代和人民的苦难;有的歌颂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对于刚刚从战争年代步入和平幸福生活的中国人民来说,这是多么赏心悦目的事情啊。这些电影对建国初期新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无法形容的。似乎在向人们展示,这是一个以电影为中心的文学时代,它的前景是非常广阔和辉煌的!
事实上,新中国的电影在建国初期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之后一度受阻,发展稍微慢了一点。但在50年代中期“百花齐放”方针公布和60年代初党的文艺政策调整后,又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也有了突破性的飞跃,形成了改编高潮。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改编自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建国后的文学创作中,只有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才一路大开绿灯,得到了最好的发展,这也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使中国电影得以跨越式发展。当然,这些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也通过电影传播的现代形式流传了下来。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分为三类:
第一,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几乎没有改编成电影的。比如吴强的《红太阳》、曲波的《林元》、和的《红岩》、冯至的《敌后武装》、的《飞虎队》、的《苦菜花》、李英如的《野火斗古城》、高的《小城春秋》、杨沫的《青春之歌》等。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生活几乎都通过现代的传播方式一一展现出来,甚至建国初期刚刚发生的抗美援朝战争也有很好的体现,比如鲁的《上甘岭》和巴金的《英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