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德开示,心在何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就是我们的真心。

楞严经开始“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佛与阿难的对话,问“心”在哪里?往返讨论了七点,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然后佛告诉阿难,心在哪里。

楞严经卷一: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

 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

 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

 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

 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

 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

 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

 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他说我们为什么自己不能明心见性?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生命中有一个东西在作用,就是攀缘心,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因为我们的思想不能停止,就是睡觉时、睡梦中,还是在思想,这个叫攀缘心。一般人错把这个攀缘心认为是“心”,等于西洋哲学家笛卡儿所说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只是普通人的思想观念,但却错了,不是本“心”。要怎么样才对呢?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佛说的这个心是现象,是本体所起的作用。生命的本心、本能叫菩提,又叫本体,它所发出的现象是分段的,像电波一样的跳动的。你不要去抓住这种现象,要回转来认识那个本体。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识精元明包括了唯识的识,精是真精神,原来灵明的这一点,就是你那个能够知觉,能够感觉灵灵明明的那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能生诸缘,这个东西在里面一动,我们思想念头一动,心里一感觉,外面就起作用了。——

如何修正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