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歌词意思
歌词中流露了女性对于爱情的一种自觉意识 《搜神记》本来是中国魏晋六朝时代的一本志怪小说
内容多以叙述异闻怪谈为主 这里的「神」具有神仙鬼怪的魔幻意味,与爱情的关系不大。林夕借「搜神记」之名,跟我们说的却不是关于神仙鬼怪的故事,而是从一个超脱的角度去反思把恋爱对象神化的心态。这里的「神」在林夕笔下得到了重新的定义 那歌词里的「神」有意义内涵的转化。 一开始的时候,「神」所代表的是恋爱双方中的男主角。因为「我」的「肤浅」与「糊涂」,爱上了「你」,有「欣宠似升仙」的飘飘然,于是便「敬拜你」、被困在「你」的「五指山」里。很明显,歌词的第一段便确立了「你」是「神」、「我」是「敬拜者」的关系,「你」是处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甚至是「我」世界的全部,让「我」失去了「静观世态」的「视力」。但如果「你」便是「搜神记」里面的「神」,那么「搜神」就是指「寻找『你』(女方所爱的男方)」的意思。然而,综观整篇歌词,叙述者的立场基本上是对把男方当成是「神」的态度的批判,这与以「搜神」作为「寻找『你』」的解读似乎背道而驰。要是叙述者不赞成把「你」当成「神」,他还会主张「搜神」吗?那「只要敢远飞 / 亦能自创我的搜神记」一句又怎样解释呢?是指「只要敢远走,离开旧的那个『神』,就可以自己找到新的『神』」吗 歌词里的「神」,开始的时候指的是「你」,后来指的却是「我」。当「神迹失灵」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思:「忘掉谁是你 / 记住我亦有自己见地 / 无论你几高 / 身价亦低过青花瓷器 / 评核我自己 / 只顾投资于爱情 / 困在微小宇宙 / 损失对大世界的好奇」。这种清醒的反思颠覆了「你」作为「神」的地位,察觉到「你」的价值比起「青花瓷器」也不如。这里已经表明了以「你」作为「神」的幻觉已经破灭了。再者,在歌词的后段,叙述者明确地指出了「神」的所指:「神是我自己 / 若然目光高过聚散分离 / 奉承你 / 因往日双眼无珠不停放大你」。这里把「神」等同于「我」,清楚表明了「神」的意涵不是「你」,而是「我」。可惜的是,网上流传很多「搜神记」歌词的版本,把「神是我自己」一句写成「仇视我自己」或「谁是我自己」。这一方面显示了人们对于歌词里「神」的涵意没有透切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因为听错歌词而导致手民之误。不论是「仇视我自己」或是「谁是我自己」,与整篇歌词那种女性清醒的自觉都显得格格不入 在整篇歌词里,「我」是叙述的主体,「你」是被叙述的客体,「神」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能指
而「神」的所在叙述的过程中,经历了叙述者的深刻反思后,从客体转换成主体。也就是说,「神」的涵意从一开始的「你」转化成后来的「我」。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搜神」其实指的是「寻找『我/自己』」,而「只要敢远飞 / 亦能自创我的搜神记」一句的意思是:「只要勇敢离开所敬拜的『你』,便可以找回『我』自己」。这样解读与歌词的表层意思吻合 歌词在于表层写的女性独白式的自省与「神」作为象征意义的转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表面的叙述,我们不难掌握歌词的主题,而以象征意涵的转变配合表层的叙述 副歌部份,后段有「搜神记」、「烟花纪」和「创世纪」的层递叙述,意思更为丰富:脱离了让自己沉溺的对象,先是「找回自己」,然后才能「活得灿烂」,最后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这是以一种开阔的目光,道出女性超越敬拜男性的迷思,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创世纪」不难让人想到与《圣经?创世纪》有关,其中讲到神创造男人和女人的过程。神从男人身上取了一条肋骨做成女人,男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他为女人,因为他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这里体现了一种女人附属于男人的意识。然后,当女人受到蛇的引诱,与男人吃了智慧之果,神对女人的惩罚是:「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这里更明确地指出了男尊女卑的地位差距。「想快乐不靠神迹 / 才懂创世纪」所颠覆的「神迹」,也许是指这种固有的以男性为神、为中心的两性态度,更突出了女性对个体的自觉 歌词中运用了不少典雅的意象,其中用得最好的是「青花瓷器」。「无论你几高 / 身价亦低过青花瓷器」。古董「青花瓷器」价值连城,与「你」的身价差距当然很大。「你」作为「人」的身价比不上一件「青花瓷器」,而「我」却把一个身价连物件都不如的「人」当成「神」来膜拜,这里利用身价的落差、人、神、物的对比带出了一种反讽性的深刻反省。「青花瓷器」本身是脆弱的、易碎的,以此作为情爱本质的比喻,也是相当传神:「青花瓷器」即使身价再高,一旦打破了,便是一文不值;「我」跟「你」相恋的时候把「你」的地位捧得像「神」一样高,一旦情感破裂了,「你」就不再是我「我」的「神」了。歌词中的意象,不论是蜡烛、火柴,还是青花瓷器,都是短暂的、难以持久的,有一种「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味道 全文经修改
参考: chowgong913.mysinablog/index?op=ViewArticle&articleId=1713063